《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之八 《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之八 一、问题导学 1 、一读(朗读课文、解决字词,到达文通字顺,整体感知) (1 )自学要求 1 .观看图片中,哪些是小蝌蚪?小蝌蚪在什么地方?说说小蝌蚪的样子。2 .谁是小蝌蚪的妈妈?小蝌蚪的妈妈叫什么名字?(青蛙)青蛙长得什么样? (2 )合作学习 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过程中,遇见了谁? (3) 沟通展现 1 、学生从课文中找出句子说说 2 、二读(默读课文,进一步感知文本主要内容) (1 )自学要求 读课文,要求认准课文中的生字,读通课文。读后想一想:课文是怎样写小蝌蚪找妈妈的?在找妈妈的过程中,它有什么变化? (2 )小组合作学习 (1 )在课文里找诞生字,画下来,读一读,相互正音。 (2 )同桌相互教读。 (3 )展现沟通(老师点拨) 1、课件展现生字。指名读,正音。 2、齐读,开火车读生字。 3、指名介绍记字的方法。 3 、三读(品读中心字词段,体悟主题、领悟表达、体验情感等) (1 )自学要求 1 .引导学生读文,了解小蝌蚪各个时期形状特点,指导学生朗读 2 、学生边读边想:小蝌蚪找妈妈时都遇到哪些困难?他们找谁打听妈妈了,怎么打听的?用波浪线作记号。老师巡察指导。 (2 )合作探究 1. 理解“迎上去”在句子中的作用。(面对面主动打招呼)示范表演“迎上去”的动作。 2 、理解“追上去”在句子中的作用。(从背后赶上去打招呼)表演动作。 3 、理解“游过去”在句子中的作用。(小蝌蚪找到了真正的妈妈,心里很欢乐、很踏实)表演动作。充分保证学生共性化的朗读。 (3 )展现沟通(老师点拨) 展现学生搜集的青蛙资料,教育学生要爱护青蛙。 (4) 稳固应用: 要是自己在一个生疏的地方与父母丢失了,你会怎么办? (5 )老师总结: 课文里通过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叙述了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从小蝌蚪身上学到什么?(讲礼貌,任何时候都要有信念,遇事要积极想方法解决,多动脑,擅长观看) 二、写字 1 、仔细观看田字格里的生字,看看该怎样写才好看。 如,“变”字,谁来提示小朋友写的时候要留意什么? 2 、“有”的反义词是什么?你会写吗?“在”你觉得哪里最简单写错?留意与“再”比拟,学生描红、书写。 3 、学生写字,老师巡察,个别指导。 三、阅读链接(向学生推举类似文章、书籍及阅读要求等) 老师可以依据实际状况带着学生到四周的小河、池塘、稻田边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