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魂只能独行》读书心得体会《灵魂只能独行》读书心得体会 通常来说,网络就是一大杂烩,鱼龙混杂,我们必须炼就一双火眼金睛,才不会被其迷误。在这个互联网时代,我们也要学着适应并接受它,就像接受社会潜规则一样,其实,虚拟社会中也存在你心目中那个世外桃源。在我看来,豆瓣读书就有类似的感觉。闲来无事,抑或心绪混乱,我都会去豆瓣坐坐,寻觅几本感兴趣的书,让心慢慢沉淀下来。而周国平的这本《灵魂只能独行》就是这样被我发现的。 起初,只因书名叫人心动,便有读下去的冲动,一起读的还有另一本灵修类的书《少有人走的路》。带着好奇之心自然不能悟懂写作之人要传达的思想,我便试着放下尘念,慢慢进入写着的精神世界。 第一次接触周国平,大概是在你高中的阅读课上,每人拿着一本杂志,静静地品味文学的魅力。在我还不知文学为何物的时候,竟痴迷上了几百字的散文,"对于现代人来说,适时回到某种单纯的动物状态,这既是宝贵的幸福,也是有效的净化。现代人的典型状态是,一方面,上不接天,没有信仰,离神很远;另一方面,下不接地,本能衰退,离自然也很远,仿佛悬在半空中,在争夺世俗利益中度过复杂而虚假的一生。那么,从上下两方面看,小生命的到来都是一种挽救,引领我们回归简单和真实。",一段《宝贝,宝贝》,还记得当时读到这段文字时的心情,好容易把它从网上摘下来,放在这。 法国思想家帕斯卡尔讲过:人是一只会思想的芦苇。生命虽然脆弱,但可贵,因为会思想。而人的高贵的灵魂必须拥有配得上它的精神生活。在这个物欲横流、瞬息万变的 21 世纪,很难再找回曾经的静态,曾经的春暖花开。在商品大批量生产的推动下,人才也即将踏上这条机械化的道路。中国则是最典型的例子。虽然大陆的很多地区,还有孩子念不起书上不起学,却已不再缺大学生。每年,从大学毕业,走向社会,等待就业的大学生大概有三百万。这是个比较庞大的数字,在人才紧缺的年代,中国的人才好像供不应求。然而,事实并非如此,从之前的北漂到现在的蚁族蜗居,无不正面的讽刺中国的教育。当教育逐步走向产业化时,我不认为这个民族能真正地强大起来。 现在的生活的确像一条匆忙、躜程的急流,谁都能被这条急流裹着向前,不富有宁静的沉思,闲适的享受,潜心的精神的制造。然而,我们都能否在匆匆赶路时,停下来,稍作休整,给心灵一个缓冲的时间。有着纯正追求的青春岁月,是人生最美好的岁月,而大家却把眼光和精力投向外部世界,不再关注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