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滴在心的处世艺术》观后感《点滴在心的处世艺术》观后感 人生的兴衰荣辱、用舍行藏,都是点滴在心的味道;处世的尔虞我诈、欲擒故纵,都是妙不可言的艺术 ,这是本书的开场白,一句话道尽人生处世之精髓。吸引我阅读此书也是因为这句话,似乎有一种令人心驰神往的气魄,但同时又有点疑惑,里面内容是否也是在宣扬 厚黑学 ?即便如此我还是在布满灰尘的书架上将它挑了出来。 作者刘墉,美籍华人艺术家、作家、演讲家,自小经历颇为坎坷(此不赘述),但凭借其强大的内心、伶俐的眼光,看见诸事进展之脉络,磨炼与人相处之技巧,最终从其自身角度结合艺术家情怀让处世道理变成一种从容而自由的心境,其实不存在所谓尔虞我诈勾心斗角损人利己的行为,实际上都是从最佳角度处理事件、人际,达到多盈的结果; 书中有一章节名为 翠玉罗生门 ,是我最喜爱的桥段之一,讲的是贵妇 A 从银楼买了一副翡翠胸针,在此之前此款翡翠胸针在香港拍卖会上出现过,价值千万以上,而 A 通过她在银楼工作的表妹的关系仅用 420 万就入手,喜出望外,A 时常戴着它在圈内露脸,引来无数艳羡目光如同走在聚光灯下,因为名人贵妇的津津热道,这款翡翠胸针的市场价值又被炒了起来;彼时,表妹的母亲即 A的阿姨从香港来看 A,阿姨作为原银楼资深鉴宝师,A 也想把翡翠胸针拿出来给阿姨鉴赏,没想到鉴赏的结果出人意料,阿姨当即指出胸针瑕疵之处,实际价格起码砍半,A 内心深处其实更同意信任阿姨的专业水平,思来想去,还是和表妹进行沟通,双方商定最后以 450 万价格退还胸针,之后的一段时间 A 越想越觉得不妥,在说出想要再买回胸针的时候,表妹早已经以 800 万的价格将胸针卖给了一位富商,表妹坦言因为前前后后的曝光宣传,胸针的市场价格早已超过其实际价值,富商并不关注它是否有完美,他在意的是这款胸针都有哪些有地位有知名度的名人佩戴过,实际上富商也赚了;这确实是一个出人意料的结果,但是谁也没有亏就是最好的结果; 书中诸如此类的案例还有很多,我很喜爱作者给的一些小标题,例如: 泰山压顶是为了老君开门 , 樵夫之路是为了古树盘根 , 外来的和尚会念经,近处的芳草不闻香 ,作者将一些处世道理总结了出来并重新回归到生活中, 厚道 而不 厚黑 ,明白事件进展脉络才能顺势而为,扭转局势;当然也有面对局势无能为力的时候,例如第一章讲到的老李,因为投诉酒店服务员恶劣的态度而吃瘪,谁知道这个服务员竟是酒店老板的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