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绘画活动笑比哭好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仔细观看脸部感官以及感官变化产生的笑与哭的表情,学习用较简洁的线条画出笑和哭的头像。2.引导幼儿用颜色来表达哭与笑的神态、体验不同颜色所表达的情感。3.培育幼儿活泼开朗的性格。活动预备:1.每个幼儿一盒油画棒、一张图画纸、一面小镜子。2.笑与哭的表情图片各一张。活动过程:一、引出课题1.老师作出哭的表情,幼儿关怀地围到老师身旁问老师怎么了?2.老师恢复常态后,提问:〔1〕你们知道我刚刚怎么了吗?〔2〕你们是怎么看出来的?〔3〕你们看到我的眉毛怎样了?〔4〕你们有没有哭过?哭的时候,你们的表情是怎么样的做给老师看看,好吗?二、示范作画1.老师想把自己的表情画下来,可我看不到自己怎么办呢?2.老师取出小镜子边画边讲解哭的表情:哭时眉毛皱在一起,嘴角向下弯,眼泪掉了下来了。3.出示范画,我这有一张画,你们看得出我怎么了?是不是秀丽了?4.请幼儿作出笑的表情,并和旁边的小朋友相互观看,启发幼儿思考,分别用不同的颜色表现笑和哭。三、幼儿作画1.请小朋友将图画纸一折为二,拿着小镜子照着把自己笑和哭的表情画下来。要大胆画,将头像画得大大的,并给脸部涂上想象的颜色。这样别人一看,就知道是哭还是笑。2.幼儿作画时,老师巡回指导,引导不能表达的幼儿再进展观看。四、总结评价请幼儿拿着自己的绘画作品,显示笑与哭的表情,相互看像不像。幼儿之间相互争论一下,人们在什么时候、什么状况下会笑?又在什么时候、什么状况下会哭?活动反思:情感教育无论在幼儿的日常生活教育中还是主题活动教育中,都应是一个不被无视的主体,而且越来越受到老师和家长们的重视。活动中引导孩子学会把握自身的不良心情,保持快活心情,遇到问题能乐观想方法解决的学习活动。本次活动的重点是知道人的心情是会变化的,心情对身体安康有影响。难点是大胆表达自己的心情,初步知道要调整自己的心情。活动中,由于孩子们在日常生活中已有各种心情的体验,都能乐观发言,并大胆表现自己快活的心情,师幼互动效果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