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专业教学计划一、专业名称、招生对象和学制 专业名称:会计专业招生对象:初中毕业生或者具有同等学力者学习期限:三年二、培育目标与人才规格(一)培育目标本专业培育与我国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德智体美等全面进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行为法律规范;具有实事求是、勤于思考、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具有必需的基础知识和综合职业能力,面对企事业单位和经济组织,从事基层会计核算与会计事务管理等工作的中级专门人才。(二)人才规格本专业类毕业生主要面对企事业单位(外企)和经济组织,从事基层会计核算、会计分析、会计事务管理等工作。其岗位层次为中、小型企业、经济组织会计核算员;基层财税协管员;银行出纳;商业及服务企业收银员;统计员;营销员等。1、知识结构(1)文化基础知识(2)计算机应用知识(3)财税统计知识(4)财经法律知识(5)涉外金融知识(6)会计核算知识(7)行业基础理论知识(8)行业生产管理知识2、能力结构(1)具有从事具体行业会计工作的能力。(2)具有熟练的点钞、文字处理和使用会计软件的能力。(3)具有猎取和处理信息能力,使用、维护现代办公设备的能力。 (4)具有熟练的会计电算化处理能力。(5)具有自谋职业、自主创业及适应岗位变化的能力。(6)具有一定的体育运动技能和卫生保健知识,达到《国家体育锻炼标准》有关要求,身体健康,具有良好的心理素养。3、相关专业资格证书本专业学生毕业时应取得全国计算机等级证书、英语水平等级证书、普通话等级证书以及以下职业资格证书或技术等级证书:(1)电算化证书(2)会计上岗证(3)普通话证书三、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 本专业课程设置分为公共基础课和专业技能课两部分。公共基础课程分必修课和公共选修课两大类,其中必修课包括德育课、文化课、计算机应用基础和体育与健康等,公共选修课主要指物理、化学、历史、地理、音乐、美术、创业创新、绿色环保和心理健康、生命教育等课程;专业技能课分专业基础课程、专门化方向课程、专业选修课程、综合技能训练以及相关社会实践活动等。(一)公共基础课1.职业生涯规划(34 课时)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德育课程之一,旨在对学生进行职业理想教育与职业生涯规划。其任务是:使学生了解职业、职业素养、职业个性、职业选择、职业理想的基本知识与要求,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形成依法就业、竞争上岗等符合时代要求的观念学会依据社会进展、职业需求和个人特点进行职业生涯设计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