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能测量时间安排模型一.摘要本文讨论了在学生服从按排的条件下,如何安排班级体能测量的分配方案。问题一:先对所给条件和数据进行分析,发现台阶测量所用的时间最长,需等待的时间最长,所以以台阶测量仪器的测量人数和时间为基准。因为每次测量台阶的人数最多为 10 人,每台只能同时测量 5 人,为了省去学号录入时间我将 5名学号相连的同学分为一组。用一个表进行排列,找出每轮测量的人数,每轮测量所用最少时间,同学等待测量时间最短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第 1 列表示时间,起始时间为 0 秒,间隔时间为 5 秒,因为 5 秒和每台测量仪器的测量时间有关系,第 2 列到第 10 列分别是测量仪器(A1,A2,A3,B,C,D1,D2,E1,E2),先将第两组同学安排到 E1 和 E2 进行测试,考虑到测试 E1 和 E2 的时间太长,所以我只安排两组同学去进行其它项的测量,从仪器最少所需时间最长的仪器开始安排,让这两个组分别去 B,C,D1,D2,A1,A2,A3 进行测量,等测量台阶的两组同学测量完毕后,这两个组在去测量台阶,测量台阶的两组在去测量其余四项。具体排列见表 1。这样排列每轮能测量 20 名同学,用时 430 秒。这样的方法最适合20 人的班级,考虑到班级人数的不同,我们对班级用 C 程序进行了分类和优化组合,让班级等待时间和整体测量间最小。所有班级分为三类,每类班级都根据表1 的方法进行轮转测量,再根据每类班级的特点列出公式计算出每个班级的测量安排时间。问题二:在问题一的结果上进行数据分析得出建议。学校应该充分利用场地容量大的条件,在引进一定的数量的测量仪器,使每轮测试的学生人数达到最大,最好一次能进行 1 到 3 个班级的测量,这样可以有效的缩减班级学生测试的等待时间和整体测试时间。二.问题重述某校根据教学计划安排各班学生进行体能测量,以了解学生的身体状况。测量包括身高与体重、立定跳远、肺活量、握力和台阶试验共 5 个项目,均由电子仪器自动测量、记录并保存信息。该校引进身高与体重测量仪器 3 台,立定跳远、肺活量测量仪器各 1 台,握力和台阶试验测量仪器各 2 台。身高与体重、立定跳远、肺活量、握力 4 个项目每台仪器每个学生的平均测量(包括学生的转换)时间分别为 10 秒、20 秒、20 秒、15 秒,台阶试验每台仪器一次测量 5 个学生,需要 3 分 30 秒。每个学生测量每个项目前要录入个人信息,即学号,平均需时 5 秒。仪器在每个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