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图揣摩法——《文化生活》主观题解题技法系列之三(发表于《考试报·高二政治》(浙江版)第 6 期)我们在平常的练习和考试过程中经常会碰到这样的题目:看了又看,但总有点雾里看花的感觉,叫人无从下手。碰到这样的题目时,我们不必紧张。因为命题的人在编制试题时,总是有一定的意图的,他总是想通过这个题目考查我们相应的知识点。如果我们此时静下心来揣摩一下命题者的命题意图——这个题目想考我们哪个(或哪些)知识点?如果我们明确了命题人的命题意图,事情就会柳暗花明,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例题:自 2007 年 12 月 1 日起,我国开始在山东、河南、四川、青岛三省一市进行家电下乡的试点工作,凡按规定购买彩电、冰箱、洗衣机、手机等家电下乡产品,每户农民均可从政府获得产品销售价格 13%的财政补贴。在取得明显成效的基础上,家电下乡范围逐步扩大,于 2009 年 2 月 1 日起在全国实施。同时,摩托车、电脑、热水器和空调等产品也列入家电下乡补贴范围。据测算,该政策的实施,平均每年可带动农村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约 2.5 个百分点,连续 4 年将累计实现销售家电 6 亿台(件),拉动国内消费约 16000 亿元。彩电、手机、电脑等大众传媒的普及,对我国的农村文化建设将会带来怎样的影响?思路解析:相信很多同学面对此题也会有无从下手的感觉。此时我们就可揣摩命题意图:它想考我们什么呢?“大众传媒……影响”……,这不就是考我们大众传媒发展的影响吗?这样我们就对知识进行了定位。在此基础上,我们要回忆,关于大众传媒有哪些知识(具体在《文化生活》第三课),此处主要是考虑大众传媒的强大功能,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所以其普及会对农村文化建设带来重大影响。关于大众传媒的发展影响又有哪些(在《文化生活》第八课),影响具体有两个方面,一方面,大众传媒的发展,给我们的文化生活带来了可喜的变化,如:满足人们日趋多样化的文化需求,充实人们的精神正确的价值观念;传播科学文化知识;使人们潜移默化地接受正确的价值观念,提高思想道德素质等。另一方面,大众传媒的发展,也引发了令人忧虑的现象。如果我们通过揣摩命题意图,明确了以上这些内容,再把这些内容与“农村文化建设”的具体要求相结合,答案大概就能做到八九不离十了。参考答案:大众传媒具有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能够最大程度地超越时空的局限。彩电、手机、电脑等大众传媒在农村的普及,有利于促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