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 高考二轮复习学案政 治第二部分:热点专题专题八 关注民生问题,构建和谐社会【学法导航】一、多角度分析: (一)经济生活1.我国财政对就业、教育、医疗、住房等民生问题的投入,体现了国家加强宏观调控,有效调节资源配置,特别是充分发挥财政的作用,确保灾区人民家家有房住。 2.通过发展教育来提高劳动者的科学文化素质和劳动技能,有利于发展现代农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及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推进科技进步与创新。全面普及九年义务教育、高等教育大众化、职业技术教育发展都离不开国家财政的支持,也体现了市场经济要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 3.社会保障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支柱。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日趋完善,这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充分发挥市场作用的必要条件,是增强企业活力的客观要求,是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实现社会稳定的根本措施,有利于推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有利于刺激消费,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 4.解决就业问题的途径和措施。党和国家,首先要发展经济;其次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努力改善就业和自主创业的外部环境;劳动者,首先树立自主择业观、竞争就业观、职业平等观和多种方式就业观;其次要加强文化学习和职业技能培训,提高自身素质,增强就业竞争力。 5.安全责任事故对经济发展具有严重危害,市场调节存在着固有的弱点和缺陷,必须加强国家宏观调控。企业经营者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业务素质,不能忽视生产安全,侵犯劳动者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劳动者也必须严格执行劳动安全卫生规程,防止生产安全事故发生。 (二)政治生活1.中国将实现从人口大国转化为人力资源强国,体现了政府积极履行文化职能;发展国家教育事业,是增强国家综合国力的现实需要。 2.扩大就业,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体现了党的性质和宗旨,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的具体表现。这有利于协调人民内部的利益关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稳定的社会环境;有利于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国家做好就业和再就业工作体现了国家履行经济职能、社会公共服务职能,也体现了国家机构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3.国家重视灾后重建和“安居工程”、安全生产、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等。都是政府在履行经济职能和社会公共服务职能,维护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对责任事故的严肃处理,既体现了我国国家机构坚持对人民负责和依法治国的原则,又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