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高三语文“文学类文本阅读”教学案鉴赏评价专题(二)

高三语文“文学类文本阅读”教学案鉴赏评价专题(二)_第1页
1/9
高三语文“文学类文本阅读”教学案鉴赏评价专题(二)_第2页
2/9
高三语文“文学类文本阅读”教学案鉴赏评价专题(二)_第3页
3/9
高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教学案(教师版)鉴赏评价专题(二)主备人:李淞教学目标:1、 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2、 对作品表现出来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作出评价。教学重点:欣赏作品的形象,鉴赏表达技巧教学内容: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三课时)教学过程: 一、什么是表达技巧 表达技巧是一个很复杂的概念。广义地说,是指作品运用的写作原则、规律和方法;从狭义的方面说,是指灵活运用一般写作原则、规律、方法所表现出来的具体而又特殊的艺术方法。我们关注的应是高考涉及到哪些表达技巧。 高考现代文阅读涉及的表达技巧,归纳起来说,有下列三方面: 1、运用某种表达方式的技巧:(1)叙述的技巧,如顺序、倒叙、插叙、补叙;(2)描写的技巧,如人物描写、景物描写、事件描写、环境描写;(3)抒情技巧,如直接抒情、间接抒情;以及议论、说明的技巧。 2、文中运用的一些表现手法:如象征、对比、烘托、反衬、铺垫,以及人称的变化等。 3、布局谋篇的技巧:如设置悬念、过渡、以及前呼后应等。 4、修辞手法的运用。上列各点,在历年的高考鉴赏性试题中都常常涉及。 二、鉴赏表达技巧的目标 鉴赏表达技巧的目标主要有三项: 1、指认文中运用了哪些技巧 本项是从知识掌握的角度设题的,能级较低,极少出这样的试题 2、分析某种技巧所表达的内容 这样的试题往往兼具理解、分析和综合这样几个能级,属于中难度的试题,因此较多出现。 3、分析文中某种技巧所产生的表达作用 这也是常用的题目。如 2000 年全国卷第 22 题:“这篇散文,(1)作者主要用第二人称写长城,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2)第六段的结尾改用第三人称‘它’,原因是什么?”2003 年的第21 题(见后文“典型试题分析”),都属于这样的试题。 三、鉴赏表达技巧应注意的问题 主要应注意下列两点: 1、坚持内容和形式的一致性 表达方式、表现手法以及谋篇布局等,都属于作品形式方面的要素,它们都是为表达一定的思想感情服务的,因此,鉴赏表达技巧一定要结合着分析所表达的内容,而不能就技巧谈技巧。 2、要同品味语言相结合 在作品中,技巧都是凭借语言来实现的,因此,鉴赏技巧要同揣摩语言,品味语言相结合。 譬如《世间最美的坟墓》(见课本第一册)描写墓地的“风儿”、“阳光”、“白雪”等自然景物,这样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呢?联系上下文看,墓是“朴素”的,环境是“幽暗”“宁静”的;从景物本身...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高三语文“文学类文本阅读”教学案鉴赏评价专题(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