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作品结构-散文 5 科目 : 主备人 : 备课日期: 课 题分析作品结构(五)——训练反馈 1课时计划上课日期第 周教学目标1、巩固和强化“分析作品结构”题的综合题做题方法;2、重点掌握“句段作用”综合题的做法。 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句段作用”综合题的做法。教学流程\内容\板书关键点拨加工润色成都滋味陈建功一座城市有一座城市的滋味。品出一座城市的滋味,难,也不难。难,在于有的人深谙风俗 ,却永远找不到爱这座城市的感觉;不难,在于有时一个人,一番景致,一段唱词,突然就使你感动起来,激动起来,乃至可以顿悟这座城市的神韵,品出这座城市的滋味,立马有了那种难舍难分的依恋。比如北京之于我,她的“滋味”是暮色中前门箭楼上飞来掠去的燕子,是丽日下盘旋于蓝天发出嗡嗡哨音的鸽群,是关学增不紧不慢、从容不迫的北京琴书,是居高临下直议朝政、挥斥方遒、言语机锋的“的哥”……有一回,和一位“的哥”侃得开心,结账时说:“哥 们儿,今天给您 28块算是我赚啦,坐了您的 车,还听了关于国际金融危机的单口 相声专场!”那“的哥”忙说:“两赚!两赚!我赚了您 28 块,还当了一路的蒙代尔、戴相龙呢!”北京滋味不仅在景观、风情里,还渗透在北京性格里——夸张、夸饰,不管是豪门巨子还是升斗小民,都那么优越、自信,自得其乐中洋溢着君临天下的自豪。我爱北京并不奇怪,因为我已经在这里生活了半个世纪,而我为成都所 倾倒,却似乎是须臾之间的事情 。我曾经沿着成都一条大街一路走去,在这个茶楼望一眼,到那个茶楼待片刻。只记得处处人声鼎沸,横七竖八地摆放的矮矮的竹椅上,横七竖八地坐着茶客们。掺茶的手提尖嘴铜壶,跳芭蕾一般在茶客间转悠。那时只是感叹,成都人的“龙门阵”可真火爆啊,猛一看还以为整条街的老百姓都来开会议事呢。我默然了,我发现这简直就是成都滋味的最好注脚。“安逸”,就是成都的哲学。在某些人眼里,这哲学或许就是慵懒与无为的代名词,而我们为什么不明白,因了这哲学,成都人无心纠缠于无谓的争斗,也绝不沉湎于高堂讲章。他们一心一意经营自己的美好生活,即便地震来袭,洪水滔天,他们依然要过得爽、过得美,这难道不就是成都人的魅力?难道不也正是人类追求幸福之天性吗?这一刻,成都忽然变得可爱起来。安逸的成都,要过舒心日子的成都。或许,这就是我终于悟到的成都滋味?“5·12”地震发生后的第五个月,我又一次来到了成都。成都遭受地震的影响是严重的,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