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十一:作文学案一:掌握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之法【学案略语】 一看材料作文题,考生总是犹豫不已:我到底该怎样从“材料”中打开审题立意的突破口呢?近几年,高考作文命题越来越降低身段,更加贴近考生实际,使考生审题零距离,这种做法尽管使考生几乎没有了审题之忧,但随即又产生了新问题:我审题立意的创新点又在哪里呢?动笔之前审题立意难的问题困扰着不少考生。现在的高考作文命题,新材料作文一统天下。写新材料作文,第一关就是审题立意,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它应成为新材料作文训练的主线,贯穿高三的始终。训练时必须注意:读懂材料,全面准确地理解;掌握审题立意的基本方法;学会在多角度立意中寻找最佳立意。如何才能走出这个困局呢?该学案会对你有所帮助。【真题导航】(2015·广东高考优秀作文)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看天光云影,能测阴晴雨雪,但难逾目力所及;打开电视,可知全球天气,却少了静观云卷云舒的乐趣。漫步林间,常看草长莺飞、枝叶枯荣,但未必能细说花鸟之名、树木之性;轻点鼠标,可知生物的纲目属种、迁徙演化,却无法嗅到花果清香、丛林气息。从不同的途径去感知自然,自然似乎很“近”,又似乎很“远”。要求:①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②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③不少于 800 字;④不得套作,不得抄袭。【满分样卷】张开双臂,拥抱自然“秀才不出门,尽知天下事。”现代社会,人们打开电视,便可知明日天气;轻点鼠标,便一览生物种类。但朋友,可不可以暂时放下手中的手机,张开双臂,拥抱自然呢?“每一个人都不是一座孤岛。”约翰·唐尼在《沉思》中写道。人类从远古的人猿走来,依自然而生,傍自然而活。可以说,我们,便是大自然哺育的儿女,大自然精妙的艺术品。而工业革命以来,科技在人类与自然间筑起了一道墙,人与自然似乎很“远”,但其实不过一步之遥。古人很早就开始拥抱自然,为现代人作出表率。王维“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悠闲令人赞叹;苏子“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豁达令人欣赏。即使是在现代,也有千万“驴友”身体力行,感受祖国的大好河山;村上春树通过日复一日的长跑从大自然中汲取写作的灵感。穿上跑鞋,不必带有过多烦虑,便可以跑步去拥抱自然;戴上耳机,不必在意世俗纷争,自己便是自己世界里的神。只要我们有亲近自然的心,那么张开双臂,拥抱自然,对于我们真的不是一件难事。拥抱自然,为的是收获一份恬淡,感受一份幸福。看天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