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孟浩然导引:细品唐诗,作诗者多集功名利禄于一身,唯独孟浩然才情满腹却淡泊名利,甘居田园而超然物外。真隐后的孟浩然如闲云野鹤般的洒脱自在,足迹遍于江淮吴越等风景佳处。啸傲山林、纵迹江湖的岁月里,孟浩然与田园山水结下了不解之缘,满目风景与胸中的怡然心境融合,化作了一首首清新淡远的隽永诗篇……隐者自怡悦——孟浩然 金鑫自古以来,隐士因其超迈出尘、不慕荣利的道德情操,被目为世外高人。作为盛唐重要诗人中最年长的一位,孟浩然淡泊清远,才情满腹却终身不仕,甘居田园,在浩荡 如潮的诗人中独树一帜,成为隐士的典范。 襄阳自古多隐士,那座风景秀美的小城,高人辈出。汉末庞德公,与司马徽、诸葛亮为友,荆州的刘表三番五次地去请,也未动心,最后带着妻子登鹿门山采药,一去不返。孟浩然系孟轲后人,家风颇重儒学,自幼闭门苦读,饱览诗书,曾一度隐居鹿门山。隐逸的生活虽然平谈,却是自由的,无羁无束的。这一住,便到四十岁。闲暇时,林中脱兔,山间野鸟,花间一蝶,江中一舟,对于孟浩然来说,都成了不足为外人道的人间幽境。岘山脚下的南园,花香月色,铸就了诗人一颗怡情悦性的心灵。你看啊酷暑难耐,他却开着窗子,散开发辫,嗅着荷风送来的阵阵香气,听着竹露滴滴清响,悠然入梦。或者携着襄阳子弟,登临岘山,开怀畅饮,怀思古人。抑或拜访故人旧交,开轩把酒,其乐陶陶。即便是倦意袭人的春晨,闻得鸟啼之声醒来 ,面对风雨后的落红一片,也欣然捉笔赋诗,自成意趣。襄阳成就了一位诗人,孟浩然也为故乡赢得了美誉,世称为孟襄阳。 闻一多先生说,唐代诗人都有登仕,独浩然超然物外。翻看唐诗作者,有功名者比比皆是,孟浩然没有。《旧唐书》给予诗人短短四十余字的简介:“年四十,来游京师,应进士,不第”,没有考中也被写进,仿佛有意区别于考中者。更有意 思的是,王维邀他去作客,刚好唐玄宗驾到,只得仓皇躲在床下。话间说到浩然,皇上大喜,立诏出。皇上问诗,他便朗诵自己的诗作,当玄宗听到“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就不舒服了,说,你不曾求过仕,而我也没有弃过你啊,为何诬我呢?龙颜不悦,孟浩然兀自返回襄阳。陶渊明由仕而归隐,孟浩然由不第而真隐。从此,中国文化史上又多了一 位名副其实的隐士。 与一般的隐士不同,孟浩然是隐士中的名士,隐得自在,隐得洒脱。回到襄阳不久,他开始出游,足迹遍于江淮吴越等风景胜地。一游,便是数年,如闲云,如野鹤,乐而忘返。出游一为交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