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 课时 地质灾害1.理解地震、滑坡和泥石流灾害的成因及危害。(重难点)2.掌握主要地质灾害的主要特点。(重点)3.运用地图说明主要地质灾害的区域分布。(重难点)[基础·初探]教材整理 1 地震阅读教材 P15第 2 段~P19第 3 行,完成下列问题。1.地质灾害概念由地质动力作用所导致的岩体或土体位移、地面变形以及地质环境恶化,并危害人类生命财产安全的现象或过程。2.地质灾害类型地震、滑坡、泥石流、崩塌、地面塌陷、地裂缝等。3.地震(1)概念:大地突然发生的震动。(2)震级:表示地震本身大小的量度指标,与地震释放出的能量多少相关。(3)危害: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破坏房屋和其他工程设施,还可以引起火灾、水灾、煤气和有毒气体泄漏、细菌和放射性物质扩散,以及海啸、滑坡、崩塌、地裂缝等次生灾害。(4)烈度① 概念:反映地震活动所造成的地面和建筑物的破坏程度的指标。② 影响因素:震级越高,烈度越大;距震中距越近,烈度越大;震源浅,烈度大;地质条件、建筑物的牢固程度。(5)主要分布地区: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正误判断:(1)地震释放的能量用烈度表示。( )(2)海啸能引发地震等次生灾害。( )(3)伊朗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处,地震多发。( )【提示】 (1)× 地震释放的能量用震级表示。(2)× 地震能引发海啸、滑坡等次生灾害。(3)× 伊朗位于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交界处,地震多发。教材整理 2 滑坡和泥石流阅读教材 P19第 2 段~P20第 1 段,完成下列问题。1.滑坡(1)概念:斜坡上的岩体或土体在重力作用下,沿着一定的软弱结构面发生整体顺坡下滑的现象。(2)频发区:山区。(3)危害:对房屋和其他工程设施、耕地、农作物所造成的破坏和河道阻塞。2.泥石流(1)概念:由暴雨、冰雪融水等水源激发的,含有大量泥沙石块的特殊洪流。(2)分布:山区。(3)危害:除具有滑坡的危害外,更严重的是对城镇、矿山、乡村的毁灭性冲淤。正误判断:(1)滑坡和泥石流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联性。( )(2)泥石流的发生必须有短时大量降水才能引发。( )(3)滑坡比泥石流的危害大。( )【提示】 (1)× 地震可能引发滑坡,二者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性。(2)× 泥石流发生的水流可能是降雨,也可能是冰雪融水、水库溃坝水流等。(3)× 滑坡和泥石流都是对人类危害很大的灾害。[质疑·手记]预习完成后,请将你的疑问记录,并与“小伙伴们”探讨交流:疑问 1: 解惑: 疑问 2: 解惑: 疑问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