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人类活动与自然灾害1.了解土壤侵蚀、土地荒漠化等的人为因素,常见的世界性环境问题及工程活动引起的自然灾害。2.理解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增加了自然灾害的频率和程度。(难点)3.学会运用资料分析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重难点)[基础·初探]教材整理 1 生态破坏与自然灾害阅读教材 P23~P24第 2 段,完成下列问题。1.生态破坏 原因人类对自然界实行掠夺性的利用表现土壤侵蚀、土地沙化、森林枯竭、草原退化后果加剧了洪水、风沙、干旱、滑坡、山崩、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发生频度和成灾强度2.土壤侵蚀(1)概念:指土壤在自然侵蚀的基础上,因人为因素的加入而使侵蚀强度骤然增加的侵蚀。(2)后果 区域后果侵蚀区耕地侵蚀;干旱时易加剧旱情,暴雨时易形成山洪沟谷侵蚀:诱发山崩、滑坡和泥石流灾害侵蚀区下游增加洪涝灾害的发生频率3.土地荒漠化(1)原因: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2)危害:土地生产力下降、农牧业减产,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一系列社会问题。正误判断:(1)我国的水土流失主要发生在黄土高原。( )(2)水土流失易引发的地质灾害是地裂缝。( )(3)荒漠化的危害主要是加剧旱涝灾害。( )【提示】 (1)× 我国季风区的山地丘陵区是水土流失高发区。(2)× 水土流失易引发的地质灾害是泥石流。(3)× 荒漠化的主要危害是土地生产力下降和农牧业减产。教材整理 2 环境污染与自然灾害阅读教材 P24第 3 段~P28第 3 行,完成下列问题。1.危害(1)区域性的损害:20 世纪中期世界八大公害事件。(2)全球性的损害:气候变化、臭氧层耗竭、生物多样性减少。2.全球气候变化(1)主要原因:人为排放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增加。(2)气候变暖的影响① 造成海平面上升。② 加剧洪涝、干旱和其他气象灾害。③ 影响农业和自然生态系统。④ 影响人类健康。3.臭氧层耗竭(1)臭氧层功能:能强烈吸收太阳紫外线。(2)破坏臭氧层的元凶:人类大量排入大气的氟利昂等。(3)危害:到达地面的有害紫外线增加,会损坏人的免疫力,威胁人类的健康。4.生物多样性减少(1)主要原因:人类对森林、草地的大规模破坏和对生物物种的过度利用。(2)危害:物种的灭绝和遗传多样性的丧失,将逐渐瓦解人类生存的基础。正误判断:(1)全球变暖能提高人类的死亡率。( )(2)臭氧层的破坏导致酸雨增加。( )(3)保护热带雨林能有效缓解紫外线到达地球表面。( )【提示】 (1)√ 全球变暖有可能增加罹患疾病的风险,增加传染病的防治难度,提高人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