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人类活动与自然灾害人为原因引发的自然灾害—————— 情景导入先思考 ———————如今可以“去武汉看海”“到杭州观水漫金山”“坐北京地铁赏水帘洞景”。暴雨过后,积水成涝,已然不是新闻,2016 年 5 月 10 日早晨,广州 2 小时雨量达 81.4 mm。根据广州市三防办通报,全市多个区域交通受到影响。天源路,华南植物园路段,地铁站外水浸已过腰;由于路面排水问题,马路水流进了长湴地铁站。思考探究:(1)城市内涝带来的主要危害是什么?提示:交通受阻、低洼地被淹、造成人员的伤亡等。(2)城市内涝形成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提示:(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规划存在缺陷,城区建筑密度过大,地表硬化,下渗弱,排水能力不足(或排水系统老化),遭遇暴雨时雨水易在短时间汇集。—————— 基础知识要记牢 ———————1.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1)减轻作用:科学防治可以抑制或减轻自然灾害。(2)加剧作用:不合理的生产活动以及战争等,会加剧自然灾害。2.人为原因引发的自然灾害(1)不合理的开山筑路、修渠建库、乱砍滥伐引发泥石流。(2)大型水库蓄水可能诱发地震。(3)通过河流及人工排污渠道向沿海海域输入过多的营养物质形成“赤潮”。(4)城市化的发展使城市易发生暴雨灾害。(5)化石燃料消耗的不断增加,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引发各种气候异常与海平面上升等现象。—————— 重点难点掌握好 ———————一、过度的人类活动与自然灾害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生态破坏加剧了洪水、风沙、干旱、滑坡、山崩、泥石流等发生的频度和成灾强度环境污染海平面上升;气象灾害加剧;影响农业和自然生态系统;影响人类健康到达地面的有害紫外线增加,使皮肤癌、白内障患者增多,传染病发病率增加工程活动地表沉降塌陷、地裂缝人工边坡出现崩塌、滑坡诱发地震二、人类活动的不合理导致环境稳定性降低,加剧自然灾害的原理——————— 应用体验不可少 ——————读下图,回答 1~2 题。1.若图示的是某条河流不同年代的流量年变化曲线,则在这期间该河流域可能( )① 修建了水利工程 ② 加固了防洪大堤③ 开辟了运输线 ④ 流域内植被遭到破坏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2.若图示为某地区城市化前后地面径流变化曲线,则表示城市化后的曲线和城市化对灾情产生的作用组合正确的是( )A.a 放大 B.b 放大C.a 缩小 D.b 缩小解析:1.C 2.B 第 1 题,a、b 两条曲线具有明显的差异,a 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