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资源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导学案——以德国鲁尔区为例主备人:江红光 审核:江苏省丰县顺河中学高二地理备课组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了解鲁尔工业区的区位特征;2.了解鲁尔区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3.学会探讨鲁尔区可持续发展的策略。过程与方法:1.让学生学会据图表等资料认识区域特征;2.学会探讨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策略。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鲁尔区为例,让学生分析该区域能源和矿产的合理开发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树立科学的世界观。2.通过借鉴国外的经验教训,为我国资源型地区寻找出路,增加学生的爱国热情。【教学重点】1.鲁尔工业区的区位特征 2.鲁尔区可持续发展的策略【教学难点】1.鲁尔工业区的区位特征 2.鲁尔区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教具准备】课本插图、课件、投影仪【课时安排】1 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图片感悟资源型地区的发展之路“兴—衰—复兴”一、鲁尔区发展的条件探究一:鲁尔区发展的背景——区位条件(1)地理位置优越:地处 的十字路口,东、西欧往来的必经之地,也是北欧通向 、 的捷径。(2) 极为丰富。 资源较缺乏,需从国外输入。(3) 较为丰富:位于德国西部莱茵河支流 和 之间。(4) 发达;莱茵河纵贯南北,铁路、公路密布。(5)劳动力资源丰富; ,城市最稠密的地区。探究二:在鲁尔区优势区位条件的基础上,发展了哪些工业部门?引导学生完善如下框图。 丰富的煤炭运入铁矿石丰富的水资源 A——煤炭工业 B ——钢铁工业 C ——电力工业D——化学工业 E——机械工业[小结] (1)德国鲁尔区是在自身 和引进 资源开发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资源开发的过程中造成了 。(2)鲁尔区产业结构的主要特点是以 工业为基础,以 工业为主导,并高度集中与少数 (重工业/轻工业)部门。生产结构单一。二、鲁尔区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探究三:鲁尔区的兴盛之路有什么隐患?材料一:世界能源结构的变化 这种变化对鲁尔区工业有何影响?材料二:20 世纪 60 年代,广大发展中国家独立后开始发展自己的工业,产钢和出口钢的国家越来越多,使世界钢铁市场竞争激烈,市场需求量又相继下降,钢铁出现了世界性的供过于求的状况。材料三:新技术革命的兴起后,产生了一大批新兴工业部门,其产品附加值较高,经济收益好。在区位选择上倾向于环境优美的地区。 阅读以上材料,总结鲁尔区衰落的原因(2)“对症下药”,鲁尔区复兴的出路何在? 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