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坡、泥石流灾害【考点精讲】我国滑坡、泥石流灾害的成因山地面积广、山高谷深、地势陡峻、地质构造复杂、上层岩性相对松软、受重力和水力作用以及山地开发程度不断加大等时 间 分布特点泥石流与集中降水的时间规律相一致,具有明显的季节性规律(原因:爆发时受连续降雨、暴雨,尤其是特大暴雨的激发)滑坡表现出常发性,一年四季都可能发生,一般在雨季或春季冰雪融化时多发,尤其是大雨、暴雨、久雨中更多空间分布特点主要发生在山区。从太行山到秦岭,经鄂西、四川、云南到藏东一带滑坡发育密度极大;青藏高原以东的第二级阶梯,特别是西南地区为我国泥石流、滑坡灾害的重灾区地域上的总特点【典例精析】例题 1 读“我国泥石流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 A 地区是我国泥石流多发地区,导致该地区泥石流多发的自然原因有哪些? (2)图中 B 地区泥石流较 A 地区少,试分析其原因。(3)人类活动及其对自然环境施加的影响,也可以直接或间接地诱发泥石流,这些人类活动主要有哪些?(4)人类认识和掌握了客观规律,也可以减少泥石流的发生。就你所知,人类减轻泥石流危害的针对性措施有哪些?思路导航:本题主要考查我国泥石流的分布、成因及防御等知识和读图分析、推理的能力。由题目可知:①我国泥石流分布区主要是山地集中而且是受夏季风影响的地区;② A 地位于我国的西南横断山区,地形崎岖;③ B 地位于我国西北内陆干旱地区。正确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理解泥石流是一种地质灾害,它的发生与当地的地质条件、植被覆盖状况、气候特点关系密切。答案:(1)地形崎岖,地势陡峻(坡面物质不稳定);地壳活跃(地震、断层发育,碎屑物质丰富);气候湿润,降水量大。(2)B 地地质地貌与 A 地相似,但位于干旱地区,降水稀少,缺乏形成泥石流的动力条件。(3)毁林开荒;开矿;工程建设等。(4)植树种草,恢复和保护地表植被;加强泥石流灾害的科学研究,建立灾情监测系统;建立健全减灾工作的政策法规体系等。例题 2 (新课标文综)长江下游某城市边缘分布着丘陵,丘陵的基岩上有黄土覆盖(如图所示)。近年来,由于城区扩展,大量开挖山坡,该地在夏季暴雨后曾发生多起黄土崩塌、滑坡灾害。阅读图文资料,简要分析该地黄土崩塌、滑坡多发的原因。思路导航:本题以黄土崩塌、滑坡灾害为切入点,考查该类灾害发生的原因。崩塌、滑坡等灾害,一般从土壤特性、降水、地质构造、植被状况、人类活动等方面进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