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能源的可持续发展之路一、对发展模式的再认识 20 多年来,我们经历了快速的经济增长,成就举世瞩目。现在有几个世界经济大国的会议。什么叫世界经济大国呢?这有个标准,就是要有三个数字占到世界的 5%以上。第一个数字是国家的 GDP 要占到世界经济生产总值的 5%以上;第二个数字是外贸,一个国家的外贸总额要占到世界外贸总额的 5%以上;第三个数字是一个国家的外汇储备要占到世界外汇储备总量的 5%以上。我们国家的人口占全世界人口的 20%,这三个数字就算达到 5%也不算先进。我们现在属于什么情况呢?距离这三个 5%并不很远。到 2005 年,我们国家的 GDP 已经占到全世界的 4.8%,仅次于美国、日本、德国,居第四位,到 2010 年将超过德国变成第三位,2020 年会提到第二位。在外贸方面,2005 年我国已占世界的 6.5%,超过 5%,是世界第三,2010 年将变成世界第二。现在我国的外汇储备是 9411 亿,已经是世界第一。 只看这几个数字,我们国家的情况似乎不错,但需要冷静的分析。我们这 20 多年来经济的成就一定程度上靠的是基本生产要素的大量投入,靠消耗大量的自然资源,靠付出沉重的环境代价,另外是靠着人为投资拉动,还有就是靠大量引进国外技术和使用国内大量廉价劳动力。前 20 年,这些要素对于我们的经济增长起了很大作用,是一种典型的粗放型发展模式。 美国经济学家波特写了一本书,说这种经济增长模式是“要素导向型”,即靠几个要素导致了一个阶段经济的快速增长。这种经济的本质特征就注定了它是不可持续的,是低门槛的经济,增收不增利。有人说中国出口 8 亿件衬衣才能买一架飞机。这样的增长模式,一旦资源出现制约,经济可能就会遭受到重创。现在我们国家每日耗水量、污水排放量都是世界第一,能源消费和二氧化碳排放量是世界第二。大家总的来说钱多了,但是污染又导致人民生活品质、健康状况的下降,这种情况要给予足够重视。 除了“要素导向型”的模式外,还有一种增长模式,就是“创新导向型”。“创新导向型”的特征是什么呢?我概括的不一定完全。第一是主流产业和企业要有创新能力,产品附加值要高,专利要多。第二是产业链脱离了粗放形态,走向了集约化、专业化,竞争能力强。第三是现代化的第三产业蓬勃发展。再有就是具有更完善的基础设施、高水平的研究机构和教育体系,并与企业密切联系、互动互强。可以看出,这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模式。 在世界上,已经有从“要素导向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