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中的中国港口业中国沿海众多港口正迎来经济全球化进程加速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在此间召开的第24届世界港口大会上,中国交通部部长张春贤预测,到2010年,中国港口吞吐量将达61亿吨,集装箱吞吐量将达1.4亿吨。“中国港口进展形势看好,”张春贤说。 目前,中国港口总体规模和完成量都居世界前列,有8个港口已跻身世界亿吨大港的行列。截至2004年,中国大陆共拥有港口1430个,生产泊位3.4万个,集装箱吞吐量6168万标准箱,港口吞吐量41.7亿吨,其中上海港已超越鹿特丹港,成为仅次于新加坡港的世界第二大货运港口。 国际航运专家分析认为,当前,正在不断加速的全球化进程,导致世界经济和贸易格局发生巨大变化,世界航运中心正在从西方转移到东方,“中国则是当前亚洲航运业繁荣兴旺的新引擎,”中国远洋运输集团总裁魏家福说。 据他介绍,中国的世界工厂地位推动集装箱运输加快进展,最近10年,全球集装箱贸易年均增长约9.6%,而中国的增长速度则达到30%,居世界首位;中国大陆和香港的港口集装箱吞吐量也为世界最高,约占全球集装箱码头吞吐量的1/4。“最近5年,全球 GDP 每增长1%,全球的集装箱贸易量相应增长约2.8%;中国集装箱贸易量的增速较之 GDP 增长比率更高,已达到3.5%,”魏家福说。 中国在2004年已成为世界第三大进出口国。中国国家进展和改革委员会综合运输讨论所讨论员罗萍推断,在未来相当长时期内,中国贸易量将在目前1.15万亿美元基础上继续保持稳定、快速的增长。“资本、人才、资源以及产品在中国与国际间的加速流动,为港口和航运业带来了巨大的运输需求。为满足经济进展的要求,中国将加快港口建设的力度,港口业的进展将进一步加速,”罗萍表示,虽然近年来中国港口业进展迅速,但仍然无法满足国际经济贸易对中国航运行业的需求,“而这,将成为促进中国港口进一步进展的巨大动力,”她说。 世界著名船公司 A.P.穆勒马士基集团合伙人汤米·汤姆森先生也表示,全球采购在中国没有显现出任何停滞的迹象。据他透露,10年前,马士基·海陆从亚洲到美国西海岸的东行航线上,原产地为中国的货物仅占42%,今日这个数字上升到了68%。 “对我们来说,中国的业务至关重要。2000年3月,我们成立了日本油船集团物流(中国)公司,总部就在上海,”日本邮船株式会社海港部董事总经理青山正裕介绍其对中国航运市场看法时说:“中国大陆港口正以令人难以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