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 3 课《盛唐气象》教案范文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 3 课《盛唐气象》优秀教案范文 学问与力量 从农业、手工业、商业三个方面归纳唐朝前期经济富强的表现;以文成公主入藏等史实为例,理解唐代和谐的民族关系;从积极开放和兼收并蓄两个角度了解唐朝开放的社会风气;知道唐代诗歌和书画的代表人物,理解其艺术特点 过程与方法 通过思索和概括盛唐时期农业和手工业的成就,培育学生综合归纳问题的力量;利用实物模型、地图、等直观教具帮助教学,培育学生的观看、想象力量;通过诗歌了解几位大诗人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通过引导学生分析唐朝民族政策的特点、这种政策产生的缘由及影响,培育学生的归纳力量和初步分析问题的力量;通过对唐朝诗歌的了解,使学生熟悉到李白、杜甫、白居易的诗歌艺术极具特色,才华过人,而且喜爱祖国,关怀民间疾苦,具有高尚的情操和爱国情感,以此教育学生做人应当德才兼备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唐与吐蕃交往的史实;光耀千古的诗坛。 教学难点:从艺术角度、历史角度去理解、观赏李白、杜甫、白居易的诗歌。 2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播放《中国诗词大会》中关于唐诗的视频。 《中国诗词大会》是央视首档全民参加的诗词节目,以“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为根本宗旨,力求通过对诗词学问的比拼及赏析,带动全民重温那些曾经学过的古诗词,共享诗词之美,感受诗词之趣,从古人的才智和情怀中吸取养分,修养心灵。而这其中,唐诗作为中国古诗词的代表,被提及最多、引用最广。唐朝作为我国诗歌创作的黄金时代,诗歌内容丰富,风格多样,《将进酒》《望岳》《琵琶行》朗朗上口;诗人才华横溢,风流倜傥,李白、杜甫、白居易如雷贯耳。正所谓时势造英雄,盛唐造就了诗歌盛世,而迄今为止流传下来的近五万首唐诗,也足以带我们领悟那气概恢宏的盛唐气象。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经济的富强 1.史料解读。 2.依据材料中的并结合教材,老师引导学生从三个方面概括唐朝经济进展的表现。 答案提示:(1)农业:垦田面积渐渐扩大,农业生产技术不断改良;修建了许多水利工程。 (2)手工业:纺织业品种繁多,蜀锦冠于全国;陶瓷器生产水平也很高,其中代表:越窑、邢窑、唐三彩。 (3)商业:商业非常富强,水陆交通兴旺,贸易往来频繁;长安城规模雄伟,布局严整对称,街道宽阔整齐,商业富强,既是当时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交往的中心,也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