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宽道路施工技术探讨加宽道路施工技术探讨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进展,公路交通量迅速增长,车辆荷载日益加大,既有公路已不能满足行车的需求,公路拓宽改建已成为一种提高公路等级的有效进展模式.但由于新旧路基及基底的下沉量不同以及新旧路基结合带施工作业面狭窄,压实困难,常常会导致新旧路基土体结合带产生不均匀沉降,从而导致路面产生反射裂缝,给公路的使用及运营管理带来很多困难.强夯法加固地基具有设备简单、施工方便、速度快、投资省、加固效果好等优点,《建筑地基处理技术法律规范》中已将其作为主要的地基处理方法之一,正在全国范围内大量推广使用.但资料表明,强夯法施工关键技术主要集中在大面积、大能量级和饱和软土复合地基的强夯技术讨论.而对于强夯法在高填方加宽路基中的运用却讨论较少. 【关键字】道路施工,加宽工程,施工技术,讨论分析 中图分类号:TU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前言 某省道 223 线中牟段路区初始建设时,路面宽度 9 m,1998 年利用民工建勤方式加宽,路基填土土质不均,路面承载力低.几年来,该公路成为主要的连接线,交通量迅猛增加,加之重交通量的影响,路面损坏严重,急需补强.根据《省道 223 线中牟贺岗至新郑八千段改建工程初步设计》文件, K19+900 到 K23+800 都是在老路的基础上加宽路段.该项目属二级公路,路面加宽至 12 m.加宽路段内均为填方工程,堆土高度 0.5 到 5.0 m 不等.填土路基形状复杂,评价困难.特别是加宽路段的范围不大,填土的堆积时间不长,在新老交接面一旦处理不当,就会造成严重的不良后果.如何对填土路基进行一系列的加固处理,使其承载力与沉降和原有的老路基保持一致,这不仅是公路自身结构安全的需要,也是加快工程建设速度、提高经济效益的需要. 二.强夯法主要施工参数的选择 1.有效加固深度 强夯法的有效加深度既是反映处理效果的重要参数,又是选择地基处理方案的重要依据,强夯法创始人 Menard 提出估算影响深度的梅纳公式为 式中:h 为有效加固深度;α 为有效深度修正系数, 取 0.5 到0.8;m 为夯锤重量;H 为落距;mH 为夯击能。 根据改建路段的填土资料分析,路基加固有效深度最大为 6 m.同时考虑老路基的边坡延伸方向,在强夯施工中,要避开老路基受到强大的冲击而产生破坏.因此,沿老路基横向边缘 1.5 m 加宽路基方向,其路基需加固的深度在不断变化. 2.夯击次数 夯击次数是强夯设计中的一个重要参数.施加于单位面积上的夯击能大小直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