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大银行与大数据的战略思考

大银行与大数据的战略思考_第1页
1/59
大银行与大数据的战略思考_第2页
2/59
大银行与大数据的战略思考_第3页
3/59
大银行与大数据的战略思考(首席经济学家 黄志凌)大数据时代已经悄然来临。大数据用来描述规模巨大、类型复杂的数据集合,被誉为是继云计算、物联网之后,IT产业又一次颠覆性技术变革,引起各方高度关注。2025年,著名咨询公司麦肯锡宣布“大数据”时代已经到来;近年来,IBM、甲骨文、SAP等业界巨头纷纷收购与大数据有关公司,加速布局大数据领域;2025年,达沃斯论坛报告《大数据,大影响》称大数据像货币和黄金一样,成为新的经济资产;2025年,奥巴马政府宣布投资2亿美元启动“大数据讨论和进展计划”,旨在增强对海量数据的搜集和分析萃取能力。现代银行相对于传统银行最大的差别(或者说最大进步)在于数据的深度利用。在现代 IT 技术之下,数据对银行来说已经超越了账务信息等传统的涵义,成为现代银行经营的宝贵资源。现代银行特别是大型银行的经营管理活动,很大部分表现为基于计算机技术的数据管理和运用,其中最核心的工作是数据挖掘,即从海量数据中找出隐含于其中的有价值信息,支持或指导经营决策。随着外部资本监管日趋严格、同业竞争日趋激烈、客户行为日益敏感、盈利能力不断下降,越来越多的商业银行开始运营大数据方法驱动经营模式转型,并深度服务客户选择与风险管理、产品设计与精准营销、资源配置与结构调整,终于出现“数据驱动型银行”,表现为从客户的选择到产品的设计、再到内部的管理,都是由数据驱动,由数据支撑决策。银行从大数据思维,到数据驱动型经营,需具备以下特点:第一,要养成一切靠数据说话的思维习惯,这是数据驱动型银行的基础;第二,要有庞大的专业、高效的数据挖掘知识体系;第三,要有积极广泛的数据应用,这些数据应用要更多地体现在风险识别与预警,市场的拓展与产品设计,以及绩效考核与资源配置;第四,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精细化管理,彻底扭转客户、市场、盈利等方面的粗放型管理方式;第五,要认识到数据是最重要的经营资产,是持续创利的资产,是没有天花板的盈利资产,银行竞争力与盈利能力主要取决于数据积累和数据挖掘,而且有可能呈几何级增长。目前,第三方支付机构拥有的海量数据资产已经对商业银行形成挑战,未来比金融脱媒更令人担心的可能是客户数据脱媒和信息脱媒,最终导致客户流失、服务能力降低。对大银行而言,建立大数据能力已经成为保持竞争优势的必定选择。一、大数据已成为大银行的战略性资产和核心竞争力银行长远的进展战略,是培育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什么是核心竞争...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大银行与大数据的战略思考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