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拜师教学设计(通用 5 篇) 教学目标: 针对文本特点和孩子的学习特点,我确定了这样的教学目标: 1、精确地认读“兼”等 7 个生字,通过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阅历等方式,理解“远近著名、渊博、风餐露宿、日夜兼程、风尘仆仆、学无止境””等词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读中了解孔子的求学经过。 3、学会用抓重点词句的方法理解、感悟孔子的品德。 教学重点:了解孔子拜师求学的过程,感受孔子品德。 教学难点:懂得学习要勤奋、虚心、永不满意,为人真诚无私、敬重师长。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提醒课题。 1、今日,老师要带着大家学习我国古代的一位大思想家——孔子拜师的故事。(板书:孔子拜师) 2、学生沟通、介绍孔子和老子 通过预习和搜查资料,小朋友对孔子肯定有所了解,谁先来向大家说说你了解到的状况。 这么出名的孔子,他拜谁为老师(板书:孟子)孟子又是怎样的一个人呢?课前了解了吗?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 1、自由读课文,要求:边读边做记号;留意读准生字新词。 2、检查自学状况。 出示新词: 日夜兼程风尘仆仆相距止境进步敬重纳闷风餐露宿毫无保存传授佩服曲阜(留意读准生字的音,特别是读准:兼、宿) (指名 2 个读,开火车读,齐读) 3、再认真、认真地读读课文,了解孔子为什么拜师?是怎样拜师的? 三、学习课文第一小节 1、指名读第一小节,(出示): 孔子年轻的时候,就已经是远近著名的老师了。他总觉得自己的学问还不够渊博,三十岁的时候,他离开家乡曲阜,去洛阳拜大思想家老子为师。 2、说说孔子为什么要拜师呢? 3、查字典理解“渊博”:什么叫渊博?师提示:通过查字典,渊就是深,博就是广,这里“学问不够渊博”是什么意思? 【预设:他总觉得自己的学问懂得还不够多,不够广。】 4、理解:远近著名 孔子认为自己的学问不够渊博,那他的学问是不是真得不够渊博呢?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5、补充资料,体会孔子的好学:是啊,孔子当时已经是远近著名的老师,已经是一个大学者,甚至连当时的国君鲁昭公和秦国的国君齐景公都常常向他请教,但是孔子为了猎取更多的学问,更大的成就,还要拜师求学,从中你体会到什么? 板书:虚心好学 6、指导朗读。 你能把他这种如饥似渴的好学的精神读出来吗? 7、过渡:为什么学问这么渊博的孔子,总认为自己还不够呀?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的其次段,从其次段中找找答案吧! 四、学习课文其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