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企业会计电算化管理的思考对企业会计电算化管理的思考 摘要:会计电算化作为企业信息管理系统的一部分,在企业管理中已经得到了相当的普及与应用,也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但会计电算化系统在使用过程中遇到的管理标准及控制要求,还有待进一步加强。本文对会计电算化整个操作过程的管控进行了分析,提出通过完善系统管理制度,在系统实施的事前、事中、事后强化管理,可以使电算化系统得以有效使用,促进企业管理效率的提高。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管理;日常维护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进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实行了会计电算化,会计电算化的应用给企业现代化管理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高效率,会计人员的劳动强度大大减轻了,工作效率提高了,但由于计算机会计信息处理过程的不可见性和高度集中性,也给会计电算化系统的日常管理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在使用过程中,怎样进行行之有效的管理,确保系统正常、安全地进行,成为一个越来越重要的问题。 一、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实施基础需要完善 (一)做好人员、环境、硬件的合理配置 1.高度重视机房管理。机房内应保持室内清洁,应充分满足防火、防潮、防尘、防磁和防辐射及恒温等技术要求,系统摆放要合理,有条件的应进屋换鞋。室内严禁吸烟、乱扔果壳纸屑等杂物。对进入机房的人员进行严格的控制,无关人员不能随便出入,严格禁止无关人员接触系统,做到专机专用。任何人员不得随意带软盘进入机房,系统内严禁插入不相关的磁介质,不能在系统上玩游戏,也不能用安装系统的计算机上网,若必须用于网络的远程操作,应安装杀毒软件,并定时杀毒,定时升级。每日结束操作时要及时关机,锁门锁窗,防止他人篡改数据。 2.合理配置硬件设施。一般来说,传统的单机版电算化系统对系统的要求都比较低,而当前较多的电算化软件特别是升级后实施的 ERP 软件往往是要联网使用,通过分布式系统,众多的使用终端通过网络实现对服务器的访问,因此对于计算机硬件的要求相对较高。这就需要企业考虑配置较高的的电脑,且考虑适当的带宽。设置服务器的工作地对于电脑、网络的要求则需要特别测算,否则将会极大影响整个企业(集团)的工作效率。 3.确定专人负责,合理分配权限。手工记账时,财务人员可以分为出纳、核算、稽核、档案管理、会计主管等岗位。而在电算化系统中,在原来的基础上,又增加了数据操作员、系统管理员、系统维护员、电算化主管等岗位 ,这就要求在现有的会计人员中,进行合理的分工,可能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