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学反思:孩子,让我握紧你的手 在诸多任课老师眼里,王新怎么看都算不上一个好学生。因为这个看上去聪慧可爱的男孩拒绝与学习有关的任何活动,上课从不听讲,总是漠然地沉醉在自己的世界里,或折纸,或涂鸦,要么就是看看漫画书,就算多数孩子喜爱的音乐体育美术课也丝毫引不起他的兴趣。平常很少做作业,甚至连考试都懒得写字。幸好,他上课时从不打扰别人,于是许多任课老师都将他默认为班里的“编外学生”,不管不问。因为他的不爱学习,我也曾绞尽脑汁,课上表扬鼓舞,课下个别辅导,安排表现突出的孩子结对子,可总不奏效。面对老师热情的鼓舞,他也仅仅能听上三分钟的课,之后立即恢复了冷漠的表情,不管鼓舞还是批判似乎与他毫不相干;课下到办公室补补作业吧,趁你不注意,他又不知什么时候悄悄开溜了,如同在玩警察与小偷的游戏;而学习伙伴的话更是起不到多大作用了。就这样用一只耳朵听讲,他的成绩当然好不到哪里去。而假如除去不爱学习,王吉新又是一个讨人喜爱的孩子,聪慧,礼貌,与小伙伴也能友好相处。针对孩子的学习情况,一年级时我便对他进行了家访:读学前班时,妈妈跟人私奔了,王新自上小学后从没见过妈妈;爸爸是个出租车司机,为了生活早出晚归。由于在小城里没有什么亲戚,只好委托一个远房奶奶照顾孩子,常常是早上五六点钟就把孩子送到奶奶家,晚上很晚才接回家。我尝试与孩子的爸爸进行沟通,这个比实际年龄要苍老很多的汉子面对不爱学习的儿子总是叹气:“他妈妈不在身边,我又没空管,孩子可怜。孩子平常也很懂事,每次我也让他写作业,可他老是不听,我又不忍心打他。”听到这里,我也无语了,王新本是个好孩子,只是他太缺乏家庭的关爱,自觉亏欠孩子的爸爸便不自觉的降低了对孩子学习的要求,没有了父亲对自己学习的期望和严格要求,这个本不爱学习的孩子便自然地把自己当成了一个特别学生,彻底放弃了学习的念头。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王新不爱学习况倒也在情理之中了。可是假如不能对王新进行严格要求,不能帮助他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孩子的学习将会越来越吃力。我尝试把自己的想法与孩子爸爸进行沟通,可是他除了叹气 ,接下来便是长久的沉默了。几次毫无效果的家访之后,从不愿对任何一个孩子放弃希望的我也要对王新的学习失去信心了。进入三年级后,王新依旧沉醉在自己的世界里,他的学习显然更吃力了,单元自测不及格已经是家常便饭。一天下课后,王新突然笑眯眯地跟在我身后,这小家伙肯定有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