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方案校本课程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组成部分,搞好校本课程的开发是落实新课程的需要,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给学校的进展、给老师专业的进展、给学生个性的进展提供了新的舞台。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强大动力,创新能力的培育是素养教育的重要核心。为充分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夯实学生进展基础,为构建德育教育学校特色文化,为加强校本课程建设,努力构建适应 2l 世纪小学教育需要的课程体系,特制订本方案。一、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背景长期以来,为了确保我国基础教育的共同质量,同时也便于管理与评价,我国采纳的“从上而下”的中央集权的课程政策模式,使我国的课程多年来一直处于高度统一的状态。但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进展,仅是整齐、划一、统一标准的国家课程满足不了社会经济对多元化人才的需求,满足不了学生个性进展的需求,也不能完全体现学校的教育思想和办学特点。因此形势的进展给我国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提出了迫切的要求。二、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意义1、对学生而言,实施校本课程能够更好地适应学生的个别差异。校本课程强调决策的分权化与学生中心的课程设计。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由老师归类,精选讨论题目,再由学生根据自己不同的兴趣、爱好、特长,自愿去选择适合自己的项目进行讨论,从而激发了他们学习的兴趣,与学习动机,因此说对学生而言,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更具有切实性的课程。2、对老师而言,校本课程能够使老师拥有一定的参加课程决策的权力,推动老师专业进展。这也是校本课程开发产生的一个积极效果,老师通过参加课程开发而拓展知识增长能力,提高专业形象,不断与他人进行沟通合作,从而推动了老师专业的进展。具体体现在:① 校本课程的开发,使老师的视野不断扩大,同时为老师反思自己的教育理念,对学校办学宗旨内涵的理解提供了机会。② 校本课程的开发促进了老师的专业进展,提高了老师的业务素养。校本课程开发需要老师具备一定的敬业精神、专业精神、专业技能,它需要老师从单纯的完成国家课程计划,而逐步具有课程意识和新课程的开发能力。这对老师来说是挑战,同样也是机遇。③ 校本课程的开发需要学校领导对老师时间、上课、培训、评价等全方位的支持,对学校场所、资金等最优化的配制,这种条件的创设是提高老师素养特别是提高老师创新讨论能力、专业能力进展的一个有效保证。④ 校本课程的开发促进陈旧的教学方法的改变,使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