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最新常见动物致伤诊疗法律规范word 版2025 年 8 月目录一、狂犬病诊疗法律规范 二、犬咬伤诊疗法律规范 三、猫抓咬伤诊疗法律规范四、啮齿动物致伤诊疗法律规范五、蛇咬伤诊疗法律规范六、猴咬伤诊疗法律规范 七、马咬伤诊疗法律规范 八、猪咬伤诊疗法律规范 九、禽类啄伤诊疗法律规范十、胡蜂蜇伤诊疗法律规范十一、海蜇蜇伤诊疗法律规范十二、蚂蚁蜇伤诊疗法律规范十三、蜱咬伤诊疗法律规范 十四、蜘蛛咬伤诊疗法律规范十五、石头鱼刺伤诊疗法律规范附录:编写专家组名单狂犬病诊疗法律规范狂犬病是狂犬病病毒感染引起的人兽共患传染病,缺乏特 异性治疗,病死率几乎 100%。近年来,狂犬病报告死亡人数一直位居我国法定报告传染病前列,给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 健康带来严重威胁。一、病原学狂犬病病毒属于单股负链病毒目(Mononegavirales)弹状病毒科(Rhabdoviridae)狂犬病病毒属(Lyssavirus)。2025年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ICTV)明确的狂犬病病毒属病毒共 16种(Species),划分为 3 个不同的遗传谱系(PhylogroupⅠ-Ⅲ)。我国目前主要流行 Rabies virus(RABV),也有 Irkut virus(IRKV)报道,二者均属于遗传谱系Ⅰ,现有疫苗均可预防。 狂犬病病毒体外存活能力较差,易被脂溶剂等灭活。二、流行病学全球有 100 多个国家和地区有狂犬病流行,大部分病例发生在亚洲和非洲国家,年死亡病例数约 59000 例。近 10 余年来,我国狂犬病发病率呈逐年下降趋势,报告病例最多的 2025 年,报告 3300 例,而后逐年下降,2025 年报告 202 例。所有哺乳动物均对狂犬病病毒易感,狂犬病在自然界的储存宿主包括犬、猫等食肉目动物和翼手目动物(蝙蝠)。猪、马、牛、羊、骆驼等家畜为非狂犬病储存宿主,虽然可感染发病, 但传播狂犬病风险较低。啮齿类和兔形目动物极少感染狂犬病, 目前无导致人类狂犬病病例的证据。人与人之间的狂犬病病毒传播,仅偶见于狂犬病感染者作为供体的组织或器官移植。犬是我国狂犬病的主要传染源,约占 95%,其次为猫。鼬獾、红狐、貉、狼是我国重要的野生狂犬病宿主和传染源。三、发病机制狂犬病病毒具有高度嗜神经性,病毒自皮肤或黏膜破损处入侵人体后,致病过程可以分为 3 个阶段:神经外少量繁殖期、快速逆轴浆移行期、病毒扩散期。病毒进入伤口后,在被咬伤的肌肉组织中复制,在局部可停留 3 天或更久。其后病毒通过运动神经元的终板和轴突侵入周围神经系统,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