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引起黄瓜流胶的病因及防治措施

引起黄瓜流胶的病因及防治措施_第1页
1/4
引起黄瓜流胶的病因及防治措施_第2页
2/4
引起黄瓜流胶的病因及防治措施_第3页
3/4
引起黄瓜流胶的病因及防治措施在黄瓜生产中,尤其是保护地栽培,黄瓜植株发病后常见流胶的现象。黄瓜茎蔓流胶后,其上方逐渐萎蔫直至死亡;瓜条流胶后,其商品性差,甚至出现畸形或软腐而无食用价值。轻者减产 20~30%,重者绝产,严重影响瓜农的经济效益。流胶是黄瓜叶片的光合产物,是黄瓜生长所必需的营养物质。植株发病后,韧皮部的输导组织被切断,导致光合产物溢出而产生流胶。现将比较常见的几种黄瓜流胶病因及防治措施介绍如下:一、黄瓜流胶的病因及症状1、黄瓜黑星病 对植株生长点附近的嫩叶、嫩茎、幼瓜、卷须危害严重,而对老叶和老瓜不敏感。生长点受害,可在 2~3 天内烂掉,造成秃桩。叶片染病产生褪绿的近圆形病斑,后变为黄褐色,病斑干枯后会穿孔,边缘呈星纹状。茎蔓受害呈暗绿色水浸状稍凹陷病斑,表皮粗糙呈疮痂状,破裂后流胶,潮湿条件下病部溃烂,可造成部分茎蔓萎蔫。瓜条染病起初为圆形或椭圆形褪绿小斑,病斑处溢出透明胶状物,后变为琥珀色,凝聚成块。以后病斑逐渐扩大凹陷,胶状物增多,堆积在病斑附近,直至脱落。病斑最后呈疮痂状,形成畸形瓜。病瓜一般不腐烂,高湿时病斑上长出灰黑色霉层。该病主要随病残体在土壤是越冬,也可以菌丝体埋伏在种子内越冬。通过气流传播再侵染。病组织和带菌种子是翌年发病的初侵染源。对于一些离疫区距离较远的地区,带菌种子是唯一侵染源。该病属于低温、耐弱光、高湿病害。最适温度在 15~22℃、空气相对湿度在 90%以上,有利于病菌侵染发病;植株郁闭、空气不流通的地块,重茬地或播种种子带病的地块发病重;棚顶、植株有水滴的情况下病害发生严重。2、黄瓜疫病 主要危害叶片、茎及瓜条,尤其以幼茎、嫩尖受害最重。叶片发病呈暗褐色水浸状斑后扩展为近圆形大斑,潮湿时病斑扩展很快,常造成全叶腐烂,干燥时病斑边缘为暗绿色,中部淡褐色,干枯易破裂。茎受害病部呈水浸状,暗绿色腐烂、并明显缢缩,产生流胶,引起患部以上枝叶萎蔫、枯死,但维管束不变色。如植株有几处节部发病,全株很快萎蔫干枯。瓜条受害出现水渍状暗绿色近圆形凹陷病斑,棚室内湿度大时病害进展较快,病部后期分泌乳白色流胶,渐变琥珀色,进而软化、软腐,表面长出白色霉,散发恶臭味。该病最适温度在 25~30℃,在此条件下湿度大小是病害发生的决定性因素。连阴雨,浇水过多,土质粘重、施用未腐熟的有机肥、连茬病重,露地夏秋高温多雨季节和保护地土壤水分高的地块发病重。3、黄瓜蔓枯病 ...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引起黄瓜流胶的病因及防治措施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