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1、需求: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得价格水平下,人们同意并且能够购买得商品得数量。2、需求法则:在其她因素不变得情况下,商品得需求量与价格成反向变动。3、需求量得变动:在其她条件不变得情况下,由于商品自身价格及变化引起得该商品需求数量得变化。4、需求得变动:在商品自身价格不变得情况下,由于其她因素得变化从而引起得该商品需求量得变化。5、供给:生产者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在每一价格水平同意并且能够供应得商品得数量.6、供给法则:在其她条件不变得情况下,商品得供给量与价格之间成同向变动7、供给及供给量得变动同需求与需求量得变动一样。8、均衡价格:商品得供给量及需求量相等得市场价格。9、均衡数量:商品得需求量与供给量相等就是商品得数量。10、需求价格弹性:商品得需求量变化对商品价格变化得反应程度。1 1、需求价格点弹性:需求曲线上一个点上需求量变动对价格变动得反应程度。1 2、需求价格弧弹性:商品曲线上亮点之间需求量得变动对于价格变动得反应程度。13、需求收入弹性:在一定时间内,某种商品得需求量对消费者收入变动得反应程度。14、需求交叉弹性:在一定时间内,某种商品得需求量对它得相关商品价格变动得反应程度。注:考点:若两种商品为替代关系,则需求交叉弹性系数大于零;若为互补,则小于零;若无关,则等于零。(P4 4)第三章1、效用:消费者在消费商品时所感受到得满足程度。2、基数效用论:以效用可以度量以及边际效用递减规律为前提,分析既定约束条件下消费者如何实现效用最大化问题。3、序数效用论:以效用无法度量与理性偏好为前提,利用无差异曲线与消费预算线讨论预算约束下得效用最大化问题。4、总效用: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消费一定数量商品所得到得满足程度得总与。5、边际效用: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增加一单位商品得消费时所得到得总效用得增加量。6、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在一定时间内,在其它商品得消费数量不变得情况下,随着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消费量得增加,消费者从该商品连续增加一单位中所得得边际效用就是递减得。7、消费者均衡:在收入与各种商品价格既定得条件下,效用最大得过程.8、消费者剩余:在消费者同意支付得最高得价格与市场价格之间产生得差额。9、无差异曲线:表示能够给消费者带来相同得效用水平或满足程度得两种商品所有组合得曲线.1 0、预算线:在消费者收入与商品价格既定得条件下,消费者得全部收入所能购买到得两种商品得各种最大数量得组合.11、边际替代率: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