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会计的基本职能及其正确体现一、成本会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成本会计的管理方法与经济环境不相适应 当前,我国一部分企业虽然进行了先进成本会计管理方法的试点,也取得了相应的成绩,但是从整体而言,我国的成本会计管理方法与新时期进展需要不相适应。根据调查,我国有 58.2%的企业采纳品种法,39.8%采纳分步法,采纳平行结转法的有 21.8%,采纳逐步结转法的有 15.3%.当前,世界生产的进展趋势是小批量多品种的生产方式,这是因为购买者的喜好都是不尽相同的,伴随生产的快速进展,购买者能根据自己需求来要求厂方设计和生产他们满意的商品,厂方也能高效益的保证购买者在较短的时间内得到理想商品。这样,一条生产线上可能只有几个甚至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产品。这种生产方式将适用于分批法计算成本。目前,我国只有 6.1%的企业采纳了分批法计算成本,这表示我国生产组织还较为粗放,不够重视消费个性,相应的带来了成本核算方法的简单化,先进的作业成本法和成本企划法在企业还没有得到推广和应用。 (二)企业内部成本会计管理主体的确立失误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人们都存在有一种认识偏差,就是把成本管理当成了财务人员和一小部分管理人员的专利。他们认为成本和效益都是由企业的领导及财务部门来负责的,而把各个车间 部门等职工看成是生产者,根本也不去参加成本会计的相关工作,直接导致了管成本的人员不懂得技术,懂技术的人员不懂得财务,职工们对于成本应该怎样控制等问题根本不去管,成本管理的意识非常淡漠。 (三)成本会计管理的理论和观念讨论滞后 当前,我国的成本会计管理的理论讨论和改革以前比较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成本会计管理的讨论还没有形成系统性。传统的成本会计管理方法讨论都是针对于单个成本管理方法的,还缺乏对方法之间联系的讨论,也就不能形成系统的成本会计管理方法体系。同时,我国企业普遍存有成本会计管理观念的落后现象,已经不能和日益竞争的经济环境相适应。主要表现在,对于成本会计管理的范围和目的以及方法等方面认识有偏差。 (四)分工细化导致人力资源的严重浪费 当前,我国企业内部分工越来越细化,这对企业的协作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出导致了企业管理协调的成本过高。同时,因为过细的分工会增加了企业管理的复杂化,十分不利于企业提高管理效率,也就给企业带来一定的低效率成本,并且造成直接的经济损失,这既是一种人力资源的浪费,也成为企业管理费用急剧增加的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