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无碴轨道控制测量技术探究无碴轨道控制测量技术 摘 要:随着交通运输业的蓬勃进展,我国已经进入高速铁路建设的快速进展时期,然而高速铁路的无碴轨道对线路稳定性和平顺性的要求极高,因此为保障高速铁路建设工程施工、放样和运营维护精度必须建立科学有效而又经济有用的精密测量控制网。本文首先分析无碴轨道精密工程测量体系的必要性,再对无碴轨道控制测量中需要注意的若干问题进行探究。 关键词:无碴轨道;控制;测量技术 前言 无碴轨道结构因具有稳定性好、轨道几何尺寸保持持久、维修工作量少、耐久性好,桥梁二期恒载小,降低隧道净空、减少开挖面积,综合经济效益高等优点,在国外客运专线上获得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其铺设范围已从桥梁、隧道进展到土质路基和道岔区。无碴轨道结构的大量铺设已成为世界各国高速铁路的进展趋势。 1. 无碴轨道测量技术要求 无碴轨道是以钢筋混凝土或者沥青混凝土道床取代了有碴轨道的散粒体道碴床的整体轨式结构。为与目前的高速铁路建设相适应,提高高速行车时的平顺性和舒适性,高速铁路轨道对精度的控制必须严格,甚至达到毫米级别。同时因为无碴轨道施工后的不能调整性,高速铁路轨道控制网测量必须具备更严格的控制和提高测量精度。 2.无碴轨道工程测量的特点 高速铁路精密工程测量是相对于传统的铁路工程测量而言,为了保证铁路非常高的平顺性,轨道测量精度要达到毫米级。其测量方法、测量精度与传统的铁路工程测量完全不同。 2.1 确定了平面控制测量分三级布网的布设原则 第一级:基础平面控制网(CPⅠ),为勘测、施工、运营维护提供坐标基准;第二级:线路控制网(CPⅡ),为勘测和施工提供控制基准; 第三级:基桩控制网/施工加密网(CPⅢ),为线下工程、无碴轨道施工和运营维护提供控制基准。 2.2 确定了“三网合一”的测量体系 铁路测量平面高程控制根据施工目的、时间以及作用不同可分为施工控制网、运营维护控制网以及勘测控制网,合称为三网。精密工程测量体系的构建实现了三网坐标高程系统的统一,统一了三网的起算基准以及测量的精度。 2.3 确定了绝对定位以及相对定位相结合的铺轨测量模式 采纳相对定位的方法可以有效的解决轨道短波不平顺的问题,但却不适用于长波的不平顺性。高速铁路其轨道曲线弯道较长,半径较大,仅采纳相对定位,而不运用坐标进行绝对控制则很难使轨道线型达到设计要求。例如以一半径为 2800m 的弯道为例,曲线外矢距 F=C?/8R,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