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信息化管理培训心得体会 谷城县冷集镇一中 张凯 为了贯彻落实《襄阳市教育信息化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5 年)》,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根据襄阳市电化教育馆安排,2025 年 5 月 4—5 日,我在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参加为期两天的“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管理干部培训班”学习。这次培训让我充实了更多的理论知识,开阔了视野,解放了思想。吴砥等专家教授的讲课,让我收获颇多。加之与来自不同县市区的同仁们聚集一堂,相互沟通借鉴工作经验、思路方法,较全面的提高了自己的理论水平和工作能力。以下是这次学习的几点体会:一、教育信息化规划的解读,知晓了新的形势吴砥教授关于《教育信息化进展趋势、规划和思考》的讲座,让我深刻认识到,信息技术对教育进展的重要作用。教育信息化十年规划的出台,把教育风格信息化纳入国家信息化进展整体战略,表明国家高度重视教育信息化进展工作。明确了教育信息化近期的工作重点:建成“三通两平台”和加强老师培训。“三通”为:推动“宽带网络校校通”,完善学校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推动“优质资源班班通”,加快内容建设与共享;推动“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促进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变革。“两平台”为:建设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根据对设施设备建、管、用的要求,为了用好“三通两平台”,必须对老师进行信息技术能力的培训,让老师熟练应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面对全球化,面对复杂的社会,人脑思维是远远不够,一定要人机思维,不断充电,才能适应社会迅猛进展的需要。二、进展教育信息化,校长要提高领导力校长的领导首先是思想的领导,其次才是行政领导。校长对于教育信息化有怎样的认识,就会在学校的信息化进展问题上实行怎样的决策和行动。教育信息化需要校长的认识和行动、眼界与境界、带头和支持。教育信息化的实施,校长要有 洞察力、管理力、指导力。 因此,校长首先要提高自身信息化素养,要有信息化理念和信息化应用能力,对学校信息化进展起到引领和示范作用。校长要决策好学校信息应用的愿景,要确立一个可供分享的信息技术在学校教育中的应用愿景,并得到老师的认可,让全体老师都明晰这一愿景。校长要发挥个人及团队的影响力;要引领教育信息化常态进展,提高老师的信息技术素养,指导信息技术的应用行为,搭建支持老师信息化成长平台;校长要创新学校信息化管理机制;要合理配置学校的信息资源;要反思实施信息化的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