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可编程控制器概述一、 可编程序拄制器的产生各种电器能完成简单的逻辑与、 或、 非等运算, 实现弱电对强电的控制。但继电接触器控制存在如下缺点: 设备体积大, 开关动作慢, 功能较少, 接线复杂, 触点易损坏, 改接麻烦, 灵活性较差等。PLC是美国汽车制造工业激烈竞争的结果。更新汽车型号必定要求加工生产线改变。正是从汽车制造业开始了对传统继电器控制的挑战。1968年美国General Motors公司, 要求制造商为其装配线提供一种新型的通用程序控制器, 并提出10项招标指标。这就是著名的GM 10条。可编程序控制器问世于1969年。 GM10条是可编程序控制器出现的直接原因: 1.编程简单, 可在现场修改程序; 2.可靠性高于继电器控制柜; 3.体积小于继电器控制柜; 4.维护方便, 最好是插件式; 5.可将数据直接送入管理计算机; 6.在成本上可与继电器控制柜竞争; 7.输入能够是沟通115V; 8.输出为沟通115V、 2A以上, 能直接驱动电磁阀等; 9.在扩展时, 原系统只需很小变更; 10.用户程序存贮器容量至少能扩展到4K。 二、 PLC的主要功能特点功能: •特点1.编程简单• 逻辑控制功能• 定时/计数控制功能• 数据处理功能• 步进控制功能• A/D与D/A转换功能2.可靠性高3.通用性好4.功能强• 远程I/0功能( 通信联网功能) 5.使用方便• 监控功能6.设计施工和调试周期短将继电接触器控制的硬件连线逻辑转变为的软件编程控制。 三、 PLC的进展•引入微处理器技术, 功能大大增强•工业控制的三大支柱之一(PLC、 机器人、 CAD/CAM )•世界著名的plc生产厂家: 美国: AB, 德州仪器, 哥德, 通用电气德国: 西门子日本: 三菱, 东芝, 富士和立石等。•进展方向: 小型化、 廉价化、 标准化、 系列化、 智能化、 高速化、 大容量化、 网络化。 • 1、 微处理器( cpu) 第二节 PLC基本结构• 随机型的不同而不同, 还有多处理器系统, 承担不同的信息的处理工作, 以提高实时控制能力。一、 PLC基本结构• 任务: • 编程时: 接受并存储输入进来的用户程序( 包括修改) • 运行状态: 扫瞄输入状态, 形成内存映像1、 微处理器2、 存储器3、 现场信号的输入输出接口4、 I/O扩展接口5、 通信接口6、 电源• • • 从存储器读程序, 处理数据, 产生控制信号根据程序运算的结果更新输出刷新输出状态• 同时: 每个工作循环中对PLC自我诊断及故障处理 2、 存储器存放PLC系统程序、 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