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比例和反比例整理与练习正比例和反比例整理与练习 教学内容:青岛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 66——82页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比例、正比例、反比例的意义,能运用比例的基本性质解比例,能正确找出正、反比例的量,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 2.通过观察、对比、数形结合等方法,培育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整理与复习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育问题意识,提高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重点: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比例、正比例、反比例的意义,能运用比例的基本性质解比例,能正确找出正、反比例的量,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 难点 :应用比例的知识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 教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问题回顾,再现新知: 1. 问题导入:同学们,前面我们学习完了比例的基本性质、正比例和反比例,今日这节课用你喜爱的方法来对这部分知识进行回顾和整理。 2. 小组内沟通,合作形成整理成果。老师巡视指导,选取有特色的作品,在全班沟通展示。 估量学生会有多种整理方案: ⑴ 通过画智慧树的形式将知识梳理打包。如右图所示: 老师引导学生理解比例、比例的基本性质: 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就是比例。 比例的基本性质是两个内项的积等于两个外项的积。 质疑:比例的基本性质与解比例有什么关系呢? 师生沟通: 依据 比例的基本性质 应用 解比例 ⑵通过表格比较正、反比例的异同: 相同点 正比例 1. 都有两种相关联的量.2. 一种量随着另一种量变化. 反比例 1. 变化方向相同,一种量扩大或缩 1. 变化方向相反,一种量扩大(缩小),另一小,另一种量也扩大或缩小. 不同点 种量反而缩小(扩大). 2. 相对应的两个量的比值(商)是一 2. 相对应的两个量的积是一定的. 定的. 3.反比例关系式是: xy=k(一定) x3.用字母表示关系式: =k (一定) y 谈话:比例是代数领域里重要的学习内容,下面我们对这部分知识进行练习。 二、分层练习,巩固提高。 (一)基本练习,巩固新知。 1.课本 70 页第 11 题解比例 X:6.5=6:4 5:8=x:16 1.5x= 0.34.232142 :x=2: :4=x: =8 53257x 温馨提示: ⑴ 比例的基本性质是什么? ⑵解比例的依据是什么呢? ⑶ 分数形式的比例怎么解呢?(引导学生分数形式的比例用交叉相乘的方法解) 2.推断下面每题中的两种量成什么比例,说明理由。 ⑴三角形的高一定,面积和底. ⑵ 一个人的年龄与体重。 ⑶ 飞机从北京飞往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