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山药品种退化原因及防治措施河南山药资源丰富,栽培历史悠久,素有“怀药之乡”的美誉,是全国山药主产区之一。据统计,2025 年全省山药栽培面积约 6.67 万公顷,总产量达 150 万t,年产值逾 20 亿元。其中,怀庆、温县、武涉等地已成为河南省山药生产基地。近年来,随着山药种植面积的快速扩大,大多品种种性出现退化,主要表现为营养及药用成分含量波动大,抗逆性减弱,食用器官变小或畸形化,肉色发黄,单产低而不稳等,降低了山药的商品价值。笔者从多年山药的讨论中分析了河南省山药退化原因并提出了防治措施。1 山药品种退化原因1.1 病毒病引起的退化病毒病是引起包括山药在内的多种无性繁殖作物退化的主要原因之一。病毒病一般为刺吸式口器的昆虫所传播,感染病毒病的植株表现为叶扭曲、皱缩,叶绿体变少,叶色异常,株型变小,虽然不会导致植株死亡,但会引起山药产量和品质的下降。病毒病病原菌一般埋伏在山药植株和块茎内,逐年传播,且危害逐年加重。据报道,在河南主要山药种植区发现有多种马铃薯病毒病,如 PVA、PVM、 PLRV、PVS、PVX、PVY 和马铃薯卷叶病毒等,其中 PVA 和 PVM 侵染力最强,检出率最高。1.2 无性系变异引起的退化河南各地所用的山药品种大多为有性杂交一代无性系,遗传上高度杂合。虽然采纳无性繁殖方法,但由于种薯繁育基地设施不完善、繁育程序简化等原因,自然环境条件,特别是恶劣气候的影响较大,造成了无性系变异大量发生,品种原有优良特性难以保持。大多变异植株数为劣变体,并混杂在良种内繁殖,这必定降低了原品种的应用价值。由于一般种植大户多采纳“家家种山药,户户留种薯”的形式,并不注重选择和复壮,这更加大了变异引起退化的可能性。1.3 连作造成的退化山药是一种市场价值极高的蔬菜,由于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休耕、轮作等技术措施难以实施。由于长年连作,侵染山药的多种病虫害在土壤中大量积累,危害逐年加重。例如,在河南怀庆、武涉等地山药传统种植区,线虫危害十分严重,导致块茎形成黑褐色的病斑,且深至木质部,产量、品质逐年下降。1.4 粗放的种薯繁育方法造成的退化山药种薯一般采纳顶芽繁殖。为了提高繁殖系数,增加种薯的数量,大多农产将整个块茎种植于地下,待出芽后进行切割。由于切割后的块茎截段伤口未经过消毒处理或消毒不彻底,种植后导致大量病原物的侵入,从而导致块茎生长速度减慢,外观畸形化,肉色变黄变褐等症状。在大多情况下,土壤病原物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