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油菜杂种优势浅析

油菜杂种优势浅析_第1页
1/3
油菜杂种优势浅析_第2页
2/3
油菜杂种优势浅析_第3页
3/3
油菜杂种优势浅析油菜浅析 油菜是重要的油料作物,品种类型多,适应性广,在世界五大洲均有分布,但以亚洲、欧洲和北美洲面积最大,三个洲油菜面积占世界总面积的95.21[1]。油菜在我国也是最为重要的油料作物和优质的蛋白饲料作物,其种植面积和总产量均占世界的 1/3,其中长江流域又占世界的 1/4,是世界上最大的油菜产区[2]。 中国国油菜的进展现状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油菜生产经历了三次大变革[3]后油菜的平均产量不仅得到进一步提高,达到 l500kg/hm2 以上[4],而且双低优质油菜品种得到大面积推广,其食用油品质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从而使占我国植物油总量 40%以上的菜籽油成为优质油品;另一方面,生产上大面积推广的双低油菜品种脂肪酸的组成以 C18 为主,和化石柴油的碳链组成类似,可以作为潜在的生物柴油原料。 目前我国油菜的杂优利用途径 2.1 细胞质雄性不育(cms)三系杂交种: 目前国内外在生产上利用的油菜杂种中,主要是细胞质雄性不育三系杂种,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萝匐(Raphanus sativus)胞质雄性不育型;波里马(Polima)胞质不育型;陕 2A 胞质雄性不育型;MSL 雄性不育型 2.2 细胞核雄性不育(GMS)杂交种 油菜核不育系主要有以下三种类型:一种是由两对隐性基因控制的细胞核雄性不育: 已审定的杂交种有蜀杂 6 号(1995),蜀杂 7 号(1996),油研 7 号(1995),油研 8 号(1998),油研 9 号(1999)等。这类核不育系因为不易获得 100%的不育株群体,制种时需要人工拔除 50%可育株,较为麻烦,生产上难于大量采纳。另一种是有由两对显性基因控制的细胞核雄性不育:这种油菜核不育材料为四川省宜宾地区农科所(1972) 发现的,李树林等(1986,1990)遗传讨论证明是由两对显性基因互作控制, 并通过“临保系”提出“三系化”繁殖、制种的遗传模式。最后一种是由隐性上位基因控制的细胞核雄性不育:安徽省农科院陈凤祥等(1993,1995,1998)报道了另一类隐性基因控制的核不育材料 9012A,这类不育材料除受两对隐性重叠不育基因(ms1ms1ms2ms2)控制外,还受一对隐性上位基因(rfrf)的作用,上位基因呈隐性纯合(rfrf)状态时,对隐性不育基因(ms1、ms2)起抑制作用,而表现为可育。可利用这一遗传原理进行核不育的“三系化”繁殖和制种。这种核不育的优点,也是能通过“临保系”繁殖不育系,获得 100%的不育株群体,减少制种时要拔去母本行 50%的可育株的麻烦。 2.3 自交不亲和(SI)系杂交种 十字花科蔬...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油菜杂种优势浅析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