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产学研结合在我国会计职业教育中的作用浅析产学研结合在我国会计职业教育中的作用 【简介】世界经济一体化对企业会计人员职业素养要求越来越高。在我国传统教育模式下,会计专业的毕业生的职业素养与企业对会计人才职业性的需要相差甚远。而有些院校误解了企业会计人才的需求,盲目扩大会计专业的招生比例。本文探讨了会计职业教育遇到的这一困境:日常教学下却体现不出职业教育的特征和优势。主要讨论产学研合作教学模式在职业教育中的作用。目的为会计职业教育打破困境,引起越来越多学校、企业等社会组织的关注。 【关键词】会计;职业教育;产学研结合 在传统教育模式下,职业教育如同企业的批量化生产半生品,虽然多却不能满足企业对会计人才职业性的需求。于是大部分的毕业生只能另寻他径,或者留在学校争取进一步学习的机会。所以造成现在会计职业教育两难的现状:一方面,很多会计专业毕业生找不到合适的实习和工作机会。另一方面,一些企业却找不到能够马上胜任和值得信任的会计人员。有些毕业生虽然找到了相应的会计岗位,在日常的工作中应用的会计知识却远远落后我国会计法律规范和技术进展的要求。 一、传统理论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理论教学是传统教育的主要途径。著名哲学家亚里士多德主张,最高尚的教育应以进展理性为目标,使人的心理通过教育得到解放与和谐进展。但是很多高校的会计理论教育陈旧,不符合时代进展要求。是假如理论教育做不好势必抑制学生的心理进展,继而影响学生整个职业生涯。 (一)教学课本内容滞后。会计是随着经济进展而不断进行自我更新的。2025 年新会计准则的出台是我国会计进展的又一个里程碑。而现在很多高校的会计课本却停滞的 2025 年之前,所以容易造成学生会计系统知识混乱。职业教育课本内容略显呆板,与职业化教学的要求还有差距。很少有老师有参加教材的编制机遇,所以不能根据教学情况来因材施教。 (二)理论教学程序呆板。一个好的教学不仅仅体现内容还应注重教学程序。而传统理论教育基本四步走:“目的”―“内容板书”―“练习”―“总结”。学生在课程的学习方式也很单一,看和写。在此教学模式下,学生容易对上课产生厌倦感,课程效率低下。应该根据根据课程内容选择与实践联系更为紧密的教学方式。 (三)课堂教学手段单一,教学工具局限。会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可运用的教学工具多样化。除了黑板和粉笔,还可使用凭证、账簿和报表进行实践和示范性教学。有条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