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浅析某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

浅析某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_第1页
1/4
浅析某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_第2页
2/4
浅析某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_第3页
3/4
浅析某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浅析某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 摘要:金矿床是火山活动对沉积地层的改造,经地表氧化淋滤后富集而形成的微细粒浸染型金矿。本文通过对该金矿床的地层、构造、岩浆岩、蚀变矿化特征及区域地质、构造等进行的初步讨论,提出了在该矿区内的地质找矿标志。 关键词:金矿矿床;地质特征;找矿标志 中图分类号:O74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区域成矿地质背景 金矿区大地构造位置处于环太平洋与特提斯一喜马拉雅两大构造域的构造复合部位。金矿区位于台地――斜坡环境。中泥盆纪属台地相碳酸盐建造;晚泥盆纪属台沟相的硅质岩、泥岩建造;早石炭纪一早二叠纪属台地相碳酸盐建造;晚二叠纪台沟(或台盆)相的海底火山作用使台地边缘开始活化;早三叠纪浅海陆棚相火山碎屑岩、碎屑岩夹碳酸盐建造;中三叠纪该区处于快速沉降阶段,表现在地层建造上则是形成了厚度巨大的斜坡相砂、泥质复理石建造。中三叠纪晚期――晚三叠纪早期印支第二幕的造山运动使该区隆起成陆。 2 矿床地质特征 2.1 地 层 该矿区主要由一近东西向背斜组成,出露有上二叠统玄武岩组(P2β),那梭组(P2n)、者浪组(P2z),下三叠统罗楼组(T11)、龙丈组(T11n)、中三叠统板纳组(T2b)地层。 2.1.1 上二叠统(P2) 玄武岩组(Pβ2):根据岩性组合特征划分为两个岩性段(Pβ1 2)和(Pβ2 2)。那梭组(P2n):呈带状环绕玄武岩组(P2β)分布,是组成背斜的地层之一。以出现薄层泥岩为标志来划分为二个岩性段: 一段(P2nl):金矿区岩性简单,以灰岩为主,夹凝灰质粉砂岩、凝灰质砂岩。由于原生沉积和受后期构造挤压的影响厚度变化明显。底部岩层中含硅质细砾石。岩层有不均匀的硅化、黄铁矿化、褐铁矿化以及毒砂化。岩石光谱分析成果显示,金丰度值达46.01×10-9,是该区背景值的 13 倍,是矿区主要的含矿层。 二段(P2n2):以薄层状凝灰岩为主,夹灰、深灰色薄层状泥岩、凝灰质泥岩。厚度变化明显。 者浪组(P2z):分布在那梭组(P2n)外侧,亦是组成背斜的地层之一,岩性简单,上部为灰、灰绿色薄一中层状夹厚层状泥岩;下部以灰、灰绿色薄层水平条纹条带状泥岩为主,夹灰白、紫红色条纹状凝灰岩。 2.1.2 中三叠统板纳组(T2b) 出露一段(T2bl)。灰-灰绿色、风化后显紫红色中一厚层状粉砂质泥岩,夹同色细一中粒岩屑石英砂岩、岩屑石英杂砂岩和细粒含长石英杂砂岩。 2.1.3 下三叠统(T1) 出露罗楼...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浅析某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