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项目教学法在中职学校《成本会计》教学中的应用浅谈项目教学法在中职学校《成本会计》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本文对中职学校在会计专业教学中实行项目教学法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根据企业工作岗位的实际需求,以职业能力培育为重点,与行业企业合作进行课程开发与设计;以企业成本核算过程为主线,根据企业成本核算工作岗位对会计人员知识、能力和素养的要求设计课程项目教学法的教学内容。通过项目任务的完成过程带动学生思考、讨论、实践和创作,从而达到学习和掌握知识的目的。 关键词:成本会计 项目教学法 应用 《成本会计》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会计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核心课程。同时,成本会计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方法体系复杂且应用性突出。中职学校的培育目标为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对中小型企业成本进行独立核算,胜任中小企业成本核算、成本报表编制与分析等工作,实现“就业就上岗,上岗能顶岗”。在此基础上,本文就项目教学法在《成本会计》教学中的应用展开探讨。 一、传统成本会计教学 传统《成本会计》教学中,许多老师只注重各项生产费用的数据演算,而忽略了成本会计与基础会计、财务会计知识的衔接,同时也忽视了培育学生进行相关凭证票据及账簿的识别与填制的能力。学生误以为成本会计类似数学课,与会计核算存在较少关联。例如,在讲解各要素费用的归集与分配时,老师仅注重各种分配方法的计算,而忽略了要素费用的归集,即忽略了数据的来龙去脉,学生难以理解各种算法在账务核算中的不同作用。另外,仍有许多中等职业学校老师采纳传统的教学方法,以多媒体为主的教学手段仍无法在成本会计教学中全面展开。在有限的教学时间里,许多老师将课堂教学内容一再压缩。例如,仅简单介绍品种法的基本核算流程,未能带领学生进行系统的实务操作,导致大部分学生无法在工作中实际应用。 二、成本会计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 由于《成本会计》课程的实践性较强,结合面对岗位、学做一体的职业教育原则,《成本会计》教学应实行“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即以企业产品制造成本的核算过程为载体,结合“项目导入、任务驱动”的教学理念,将实训与理论讲授相结合,实现“教、学、做”三者的融合,其基本思路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校企合作共同开发课程 为进一步适应职业教育进展的需要,加强学校与社会的紧密联系,应建立学校与社会双向参加、双向服务、双向受益的新机制。以笔者所在职业中专院校为例,曾聘请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