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潮齐鲁软件实习收获上班伊始,公司给安排了电脑。相较别人,我算是很幸运的了,17 纯平显示器,不用跟其他人一样每天苦痛的面对那个 15 的球面古老显示器,对此窃喜许久。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就是熟识工作环境,总体感觉这里还是特别宽松满意的。相对外企,国企工作压力比拟小,气氛也相对的活泼,由于特定的环境(周边就是荒郊野岭),加班成了司空见惯的事情,不过大家加班也并不是全在工作,大多数人还是在玩嬉戏,看网页等消遣时间。 尽管压力不大,但是对于刚刚一脚迈出校园,一脚还没踏进公司的我来说,还是有些紧急的。 首先是意识上面的,在我过去四年的本科,一年的讨论生生涯里,我把自己的专业定位到了程序员,工作性质定位到了编码,始终坚信将来的出路就是 coding。现实其实不是这样的,公司需要各种各样的人才,编码只是其中的一局部,一个微小的局部。写文档,做需求,做设计,做支持,做测试这些的重量都不必编码低,或者要高上一个数量级。 还有标准上面,在学校里面学了太多的理论,我清楚地记得不只一位老师讲过,编码肯定要标准,解释是必需的。没有的解释的程序,就是一堆垃圾。到了企业才真正体会到,不写解释的代码增加的人力,时间是不行估量的。公司在这方面给我们进展了特地培训,对我们以后再公司要用到的开发平台,使用工具也安排了专业人员对我们进展了急躁的讲解和特地知道,这对提高我们的软件开发水平,增加软件开发意识是一个很大的帮忙。 部门每个月都会安排至少一次的培训讲座,涵盖面特别广泛。包括Oracal,DB2,Rup,RoR,Qtp 等等,员工依据自己的兴趣以及需要有选择的参加。通过参加这些培训,开阔了视野,了解当前 it 行业的最新形势。通过这些培训活动,也熟悉了不少公司的重量级牛人,接近强人,学习他们,也给自己的工作带来了很大的信念。 来到浪潮,我做了许多方面的工作了。首先是公司为提高我们注意文档的意识,进展了为期一个月的文档审核工作,经过这轮熬煎(我始终认为这是一段苦痛的磨难),我确实对文档开头刮目相看了。然后参加浪潮的 loushang3.2 封版测试,这段时间尤为充实紧急,整个技术中心都在为主打产品 loushang3.2 劳碌着,测试过程中,对 loushang 平台有了比拟深刻的了解,我主要是对 mda 局部进展测试,那段时间可谓是鞠躬尽瘁了。不过现在回想,也是最值得回忆的一段时间。熟识了平台之后,就参加到工程的开发中,一个是绩效考核系统,一个就是与我论文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