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 导数的概念1.了解瞬时变化率、导数概念的实际背景.2.了解导数概念.3.会利用导数的定义求函数的导数.1.瞬时变化率:设函数 y=f(x),当自变量 x 从 x0到 x1时,函数值从 f(x0)到 f(x1),函数值 y 关于 x 的平均变化率为==,当 x1趋于 x0,即 Δx 趋于 0 时,如果平均变化率趋于一个稳定值,那么这个值就是函数 y=f(x)在 x0点的瞬时变化率.2.函数 f(x)在 x=x0处的导数:函数 f(x)在 x=x0处的瞬时变化率称为函数 f(x)在 x=x0处的导数,记作f′(x0)或y′|x=x0,即f′(x0)=想一想:(1)能否认为函数在 x=x0处的导数越大,其函数值的变化就越大?(2)函数 f(x)=x 在 x=0 处的导数为_____________.(1)解析:这种说法不正确,应该说导数的绝对值越大,函数值变化越快.1.函数 f(x)在 x0处可导,则 (B)A.与 x0、h 都有关B.仅与 x0有关,而与 h 无关C.仅与 h 有关,而与 x0无关D.与 x0、h 均无关 解析:由导数的定义可知选 B.2.一物体运动满足曲线方程 s=4t2+2t-3,且 s′(5)=42(m/s),其实际意义是(D)1A.物体 5 秒内共走过 42 米B.物体每 5 秒钟运动 42 米C.物体从开始运动到第 5 秒运动的平均速度是 42 米/秒D.物体以 t=5 秒时的瞬时速度运动的话,每经过一秒,物体运动的路程为 42 米解析:由导数的物理意义知,s′(5)=42(m/s)表示物体在 t=5 秒时的瞬时速度.故选D. 3.如果质点 A 的运动方程为 y=3t2,则它在 t=1 时的瞬时速度为(D)A.6t B.3C.6+Δt D.6解析:t=1 的瞬时速度就是 t=1 附近的平均速度当时间变化量 Δt 趋近于 0 的极限.1.一质点运动的方程为 s=5-3t2,若该质点在时间段[1,1+Δt]内相应的平均速度为-3Δt-6,则该质点在 t=1 时的瞬时速度是(D)A.-3 B.3 C.6 D.-62.函数 f(x)=在 x=3 处的导数是(C)A.- B.- C.- D.-解析:Δy=f(3+Δx)-f(3)=-=,所以=,于是 f(x)在 x=3 处的导数为 f′(3)==-.故选 C.3.物体自由落体的运动方程为:s(t)=gt2,g=9.8 m/s2,若 v==9.8 m/s,那么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C)A.9.8 m/s 是物体从 0 s 到 1 s 这段时间内的速度B.9.8 m/s 是物体从 1 s 到(1+Δt)s 这段时间内的速度C.9.8 m/s 是物体在 t=1 s 这一时刻的速率D.9.8 m/s 是物体从 1 s 到(1+Δt)s 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