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皮松的种植技术白皮松为松科松属常绿乔木,高可达 30 米,胸径达 2 米。阳性树种,幼树耐半阴。耐寒性不如油松,但耐旱、耐湿和对土壤的适应性均较油松强。它对-30 摄氏度的干冷气候、ph 值 7.5 至 8 的土壤,均能适应。能在石灰岩地区生长,而在排水不良或积水地方不能生长,对二氧化硫及烟尘的污染有较强的抗性。深根性,寿命长。幼树枝条自然分布、稠密均匀,故不必进行修剪整形,就能形成漂亮的树冠。它生长较缓慢,一年生苗高仅 3 公分至 5 公分,10 年后高达 1 米左右。一、白皮松的生长习性生于海拔 500-1800 米地带。为喜光树种,耐瘠薄土壤及较干冷的气候。在气候温凉、土层深厚、肥润的钙质土和黄土上生长良好。白皮松为中国特有树种,产于山西(吕梁山、中条山、太行山)、河南西部、陕西秦岭、甘肃南部及天水麦积山、四川北部江油观雾山及湖北西部等地。苏州、杭州、衡阳等地均有栽培。二、白皮松的繁殖技术1、播种繁殖:白皮松一般多用播种繁殖,育苗地应选择排水良好,地势平坦、土层深厚的沙壤土为好。早春解冻后立即播种,可减少松苗立枯病。由于怕涝,应采纳高床播种,播前浇足底水,每10 平方米用 1 千克左右种子,可产苗 1000 至 2000 株。撒播后覆土1 至 1.5 公分,罩上塑料薄膜,可提高发芽率。待幼苗出齐后,逐渐加大通风时间,以至全部去掉薄膜。播种后幼苗带壳出土,约 20 天自行脱落,这段时间要防止鸟害。幼苗期应搭棚遮阴,防止日灼,入冬前要埋土防寒。小苗主根长,侧根稀少,故移栽时应少伤侧根,否则易枯死。2、嫁接繁殖:如采纳嫩枝嫁接繁殖,应将白皮松嫩枝嫁接到油松大龄砧木上。白皮松嫩枝嫁接到 3 年至 4 年生油松砧木上,一般成活率可达 85%至 95%,且亲和力强,生长快。接穗应选生长健壮的新梢,其粗度以 0.5 公分为好。二年生苗裸根移植时要保护好根系,避开其根系吹干损伤,应随掘随栽,以后每数年要转垛一次,以促生须根,有利于定植成活。一般绿化都用 10 年生以上的大苗。移植以初冬休眠时和早春开冻时最佳,用大苗时必须带土球移植,栽植胸径 12 公分以下的大苗,需挖一个高 120 公分、直径 150 公分的土球,用草绳缠绕固土,搬运过程中要防止土球破裂,种植后要立桩缚扎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