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社会学视角下“微博问政”网络社会学视角下“微博问政” 【摘要】近年来,在信息高速网络平台的大跨步进展和提高以及在新浪微博、腾讯微博等知名网站的引导下,微博已然成为了人们日常活动中常常提及的话题,它已经走进了普通网民的生活。政府机构和官员开通官方微博,借由此平台来与普通网民搭建一座和谐沟通、和谐问政的桥梁也已蔚然成风,作为一种新型的沟通形式,微博问政必定会给个人之间的交往、个人与政府的交往模式产生深远影响。本文拟从微博问政的含义、特点和网络社会学基础及进展趋势几方面做探讨。 【关键词】 微博问政;社会学;社会冲突;政务微博 一、“微博问政”的内涵和特征 (一)“微博问政”的内涵 截止到目前,学术界关于“微博问政”含义的理解各有看法。其中代表性观点有三种:(1)“微博问政”是政府机构、公务员管理公共事务的一种手段。(2)“微博问政”即公民问政于政府机构和公务员,其实质是公民政治参加和管理。(3)“微博问政”是指政府机构、公务员与公民之间,就公共事务进行的双向沟通与沟通。(4)赵?和许亮则认为,“微博问政”是指通过微博这种新型的网络工具和虚拟手段来进行参政、议政、处理政务的活动。○1 纵观学术界对于“微博问政”的主要解释,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待其内涵:首先,从问政的主客体来看,主体即广阔人民群众,客体即是各级政府机构和官员。其次,就问政的形式和渠道来看以微博平台为主,无论是新浪微博、腾讯微博还是其他网站推出的平台成果都可视为微博问政的形式。再次,就微博问政的内容来讲,主要是人民群众关怀的公共事业和社会管理事业等领域。最后,微博问政的参加者既有公民又有政府机构工作人员,此过程是双向交互作用的过程。 (二)“微博问政”的特征 1. 简短性 熟悉微博的公众都了解,微博用户需将字数控制在 140 字以内进行信息分享和发布。网民只需用一句单一性较强的话概括和描述当下的心情、状态、所闻。在这个媒体信息爆炸的微博时代,躁动的社会环境和快节奏的生活模式使人们越来越难以脱离复杂的工作,曾红极一时的博客也因其过于正式的特征越来越难以迎合人们的需求。而此时微博所欣赏的简短自在的发文风格正给人们提供了一个绝佳的自我表达机会。 2.公开性 与传统的信息传播模式相对比,微博问政更具开放性、公开性的特征。虽然微博最初并不是作为一个新兴媒体形式出现的,但是这样的开放性使微博拥有了一般媒体无法具备的快速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