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崇达名言合集及背景资料 路过我们生命的每个人,都参加了我们,并最终构成了我们本身。从本质意义上,我们都是既失去家乡而又无法抵达远方的人。我不信任成熟能让我们所谓接受任何东西,成熟只是让我们更能自欺欺人。任何事情只要时间一长,都显得格外残忍。理解是对他人最大的善举。最离奇的理想所需要的建筑素材就是一个个庸常而枯燥的努力。 我真想和你好好聊聊,关于我们要怎么享受生活,而不是如何让虚妄的梦想膨胀自己。 “肉体是拿来用的,不是拿来伺候的”他让韩寒为了促成结集邀约三年;他让刘德华三十年来首次亲笔推介;他让文学评论大家李敬泽提笔作序;他让白岩松引为同路人并倾情欣赏。这是一部有着小说阅读质感的散文集,也是一本“认心又认人”的书。它就是皮囊!皮也就是作者的外曾祖母。她活到九十九岁,从来不在乎自己的身体,认为肉体是拿来用的,不是拿来伺候的。她每次切菜都很用力,有回生生切断一根手指,家人乱成一团,她却像没事人一样。看见一只从菜刀下逃生,洒着血到处乱跳的鸡,她一路小跑出来,抓住它,狠狠地摔死在地上,“别让这肉体再折腾它的魂灵。”这样的文字,无端让人惊心。这样的阿太,让人敬佩又陡生怜悯。在那副看似强悍的皮囊之下,她曾白发人送黑发人,挥别先她而去的女儿;也曾在摔伤腿之后,靠一把椅子一步步挪到门口,只为等待家中娃娃放学回来的身影。她有她独特的生活哲学,也有她命运里被坚实皮囊所遮蔽的巨大忧伤。也许正是受她的影响,作者把本书取名为《皮囊》。皮囊,无论再坚实,再怎么伪装,终究有朽败的时候。一旦被揭开,里面的人心可能脆弱无助到你不能想象。作者在书中回忆他的父亲,自中风瘫痪后,会突然号陶大哭,会像小孩一样耍赖,发脾气,也会因为无望而整天跟家人嘀咕,要“抓紧死”。真正死了之后,他又跑到儿子的梦中,责备儿子只给他烧小汽车,不烧摩托车,“小汽车我不会开”;跑到老伴的梦中,说他“想骑摩托车去海边逛逛”,要赶快给他。原本带着几许幽默的话,此刻却仿若一枚枚坚硬的钉子,要锲而不舍地楔进读者那柔软的心里去。除掉熟悉的亲人,作者也写了很多遇到的普通人。比如重症病房里的病号和小心翼翼陪伴的家属,敢爱敢恨却为世俗不容的小镇姑娘,以及离开家乡闯荡最终一事无成的天才少年他们离当今社会上所描述的那种“成功人士”似乎相去甚远,生活里的失意与痛苦,他们一一尝尽。他们也许有过意气风发,有过拼搏与执着,但无常的命运最后还是把他们一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