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冬期后鳜鱼锚头蚤病防治技术鳜鱼是一种高档水产品,不但肉味鲜美,营养价值高,而且生长速度快,经济效益显著,适应能力强,在我国养殖范围相当广泛。在北方地区鳜鱼人工养殖以池塘为主,采纳饵料鱼与鳜鱼同池混养形式。北方冰封期长达 4 个~5 个月之久,经过漫长的冬季,鳜鱼的体质消耗很多。越冬期结束冰开化后,随着水温升高,寄生在鳜鱼及饵料鱼体表的锚头蚤开始陆续繁殖,并产生进一步的侵袭和寄生,造成锚头蚤病的发生和流行,对鳜鱼生长和摄食造成危害,降低鳜鱼的商品价值和养殖经济效益。有的养殖户因为防治时用药不当,造成鳜鱼及饵料鱼中毒死亡;有的养殖户由于用药不科学,并没有将锚头蚤彻底杀死,导致锚头蚤病在鳜鱼整个养殖过程中有较高的感染率和发病率。笔者现将自身防治锚头蚤病的一些经验和体会总结如下,以供广阔养殖户参考。一、锚头蚤病发病症状1.健康鳜鱼常常在池塘深水处集群游动,而被锚头蚤寄生的鳜鱼往往单独在水体中上层游动,且行动缓慢,遇到外界干扰时反应迟钝。开始表现的症状大多是规格偏小、体质瘦弱的个体。通过肉眼认真检查,可见鱼体上有数只如大头针状的锚头蚤虫体插入鳜鱼体表。2.随着锚头蚤寄生数量增多、寄生时间延长,患病鳜鱼出现焦躁不安、身体消瘦、阵发性游动。而小规格鳜鱼种生长受滞,身体失去平衡,难以捕食到饵料鱼。经过数日,体重偏小、体质虚弱的鳜鱼种出现死亡,感染严重但未死亡的鳜鱼种有时会出现严重畸形现象。通过认真检查,鳜鱼体上寄生的锚头蚤虫体有十多只。在此期间,假如不及的实行有效措施发病率和死亡率会进一步加重。3.规格在 500g 以上的患病商品鳜,虽然鱼体上寄生的锚头蚤数量有一、二十只之多,通常不会造成严重的死鱼现象,但会严重的影响鳜鱼摄食、生长及商品价值,造成鳜鱼大小差异加剧,饵料系数增加,降低养殖经济效益。4.锚头蚤通常大多寄生在鳜鱼胸鳍基部、腹鳍基部、背鳍基部两侧。虫体寄生处周围组织红肿、发炎,形成一个个红斑,有的红斑肿胀很明显。若鳜鱼规格大、体质强壮,锚头蚤虫体长时间寄生死亡脱落后,鱼体患病处被增生组织修复并覆盖;若鳜鱼规格小、体质差,锚头蚤造成的伤口通常极易被病菌或其它寄生虫侵袭,造成继发性疾病。这种继发性疾病造成的损失往往要比锚头蚤病本身更为严重,导致鳜鱼种出现大批量死鱼现象。5.从鱼体上剥离锚头蚤虫体时,可以感觉到虫体甲壳特别有韧性,且寄生相当牢固,虫体头部刺入鱼体肌肉内 1mm~2mm。通常锚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