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六个方面构成了完整的服务战略的实施体系,从一到六,是一个分析、计划、组织和控制的管理过程。 1.树立服务理念 实施服务战略首要的、关键的一步就是要使企业所有员工树立服务理念。服务理念对于服务战略的实施成功与否有根本作用。然而,这一步却是管理者最容易忽略的部分。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只有员工理解了顾客服务的巨大价值,他们才会积极投入为顾客的服务,这种做法大大强于强迫他们去做的做法。除了通过与员工沟通沟通,让他们认识到顾客服务的价值之外,领导者还要亲自去做。 2.确定顾客服务需求 要想提供给顾客优质的服务,必定要准确了解顾客需要什么样的服务,以及顾客对企业现在的服务有什么不满。否则,盲目的传递顾客服务,一方面会传递一些多余的服务,浪费企业的资源,另一方面顾客需要的一些服务却不能满足。 顾客需求的服务大致可分为三类:购买过程中的服务;使用过程中的服务(如售后维修服务等);以及一些咨询服务等。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信息与咨询、操作演示和操作、情感性需要、定货、帐单处理与付款、交货期和地点、售后服务以及一些超越这些范围之外的服务需求。 企业了解顾客需求的方式有很多,比如,问卷调查、电话访问、组织顾客座谈。还有一种方法是,从企业内部了解,由于服务于顾客的员工直接和顾客接触,因而他们深知顾客的服务需求和抱怨,能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意见。 3.服务设计与实施服务设计除了服务流程、性质及内容上的设计之外,还包括产品设计,有关顾客服务的人员组织、机构安排以及基础设施的安排等。服务设计理论有两种,一种是流水线法,另一种是授权法。服务的基础设施是保证顾客服务实施的基础。具体包括:如何设立办事处、培训中心,如何配备装备设施,以及如何安排服务人员等。 4.服务人员的管理 对于顾客来说,服务员工是公司的化身。假如员工工作仔细负责,那么顾客会认为整个公司都具备这种对顾客负责的态度。相反,假如服务员工工作疏忽,不负责任,顾客会认为公司的生产和管理活动也是这样。 服务人员的管理包括许多方面。主要有:对服务人员的严格选择,对服务人员的不断培训,对服务人员的激励等。由于副是一种情绪劳动式的辛苦工作,而且过程复杂,很多东西需要长时间才能把握,因而企业一定要厚待员工,降低员工的人事流动率,激励他们更好地为顾客服务。 5.服务质量的管理 服务结果的好坏,最终取决于顾客的评价,即服务质量的高低。只有通过服务质量的有效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