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通信课程设计指导书一、周数学分周数: 1 周 学分: 1二、适用专业 电子信息工程三、课程设计性质、目标和任务1. 目标(1)经过通信原理课程设计,使学生受到仿真设计方法初步训练,逐步树立正确设计见解和思绪,增强对通信系统构建设计能力、对系统综合评价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为其它专业课程学习和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奠定良好基础。(2)通信原理课程理论性强,将仿真软件利用到该课程课程设计中,可将复杂理论分析和计算过程交付计算机,并将结果以图形展示,如多种信号时域波形、频谱等,同时利用仿真环境中丰富功效模块搭建各类数字或模拟通信系统,并经过改变一些参数来观察其系统性能如信噪比、误码率改变,加深学生在进行通信系统设计时对系统性能指标要求了解,经过面对系统概念试验环境,避开学生将过多精力放在电路调试上,从而能够在以后从系统设计时可从系统整体性能指标出发设计实际系统。2. 任务(1)掌握利用仿真技术来评定通信系统性能方法。在了解通信系统基础理论、方法和实现技术基础上,利用面对图符对象仿真软件,不须任何编程学习,只需要填充参数即可完成系统级试验,效率高,动态修改参数,实时得到仿真结果,而且试验结果数据图表随时可输入第三方文本编辑软件或直接打印输出。(2)现在比较常见通信系统仿真工含有 MATLAB、SystemView 和 Multsim 等,它们既自成体系,又各有特点并相辅相成。学习 MATLAB、 SystemView、Multisim 等仿真平台环境下通信系统建模拟真方法和模型验证分析技术,针对模拟通信系统、模数转换、调制和编码、信道模拟、载波和符号同时、信道均衡、调频系统和直接扩频系统、通信模型正确性评定等内容。借助 MATLAB 或 SystemView 仿真环境,经过对通信系统模型建立,设置仿真参数,利用仿真环境中丰富绘图和计算功效得到对原理仿真和验证,该两种软件有完整综合设计和系统仿真能力,使试验内容由传统验证型向设计型过渡成为可能,甚至能够作为学生毕业设计关键手段为进一进行系统设计做好可行性分析。(3)经过 Multsim、Pspice 可实现通信系统电路级仿真,最终将理论变成现实。此次课程设计任务是锻炼学生选择并利用多种仿真环境,掌握仿真环境基础分析方法,充足了解通信原理中基础概念、原理,为未来从事通信系统设计打下牢靠理论和技能基础四、课程设计关键内容和要求(应包含)1. 课题分析及设计方案制订:课题内容包含模拟调制通信系统、数字基带传输系统及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