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南中学教学工作制度通南中学教学工作制度 仔细备课是老师最根本的工作职责。先备课,后上课,写好备课笔记是对每位老师的起码要求。常备常新,不断提高备课质量应该是每位老师的自觉行为。 一、 备课质量包括掌握和钻研教材、了解和分析学生、考虑和讨论教法三个要素。老师必须在这三方面下功夫,提高备课质量。 二、 备课过程包括阅读钻研教材、教学参考资料,安排教学方案,按课时写好教案,准备教学课件,预备实验、作业等。老师应在个人备课的根底上仔细参加备课组的集体研讨,相互启发,取长补短。 三、 要仔细写好每一堂课的教案。教案大体包括教学课题、课型、教学目标、教学过程和重点环节、实验和作业等局部。教案要明确教学重点,分散教学难点,确定教学手段,设计好板书。 四、 备课时要对 40 分钟的时间作合理安排,在考虑讲授内容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情况,要设计学生活动,课堂教学中要有师生互动。备课时要设计好激发学生兴趣,引发学生思考、探求、讨论的教学环节。 五、 备课时要考虑讲练结合,要安排好学生的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课堂练习要切合本课教学内容,少而精;课后练习要选题典型,根据题目难易分层布置。 六、 老师平常要大量阅读、积累资料,要利用好图书馆,学会上网搜集相关教学资料,从丰富的教学资源中提炼精华,为备课所用,让学生得益。 七、 完整的备课笔记应该包括教学后记,老师应及时记录并分析课堂教学的情况,以便积累备课和教学讨论的宝贵经验。 八、 每位老师的备课笔记应常常在备课组内沟通,每学期期中、期末由备课组长检查本备课组老师的备课笔记,由教研室主任负责检查本教研室老师的备课笔记,并推举优秀备课笔记参加学校展评;教务处将不定期进行抽查,并将备课情况评估记载归入老师业务档案。 上课(课堂教学)常规 仔细上好每一堂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老师是课堂教学的主导因素,把握和调控着教学流程,因而,老师要上好课,必须具有扎实的学科知识、丰富的教学经验、精湛的教学艺术;在课堂上,老师要调节师生关系和教学双边活动,因而,要上好课,还必须关注学生的学习心理和行为,并对每一个学生的开展高度负责。 一、 每一节课都应有明确的教学目标。目标包括学科知识、学科技能的教学目标,学生思维能力、学习方法及情意开展的目标,学生素养全面提高的阶段目标。确定教学目标时应面对全体学生,找准教学定位;应充分考虑学生人格全面、和谐开展的要求;应注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