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咏物诗四首快乐的密码我住在姐家的时候,常常要去买菜.一次,我去买菜,菜市场中有个中年男子,笑得让人觉得不买他的菜就欠了他的情似的.他给我选了几个茄子,“四块.”他说.我非常舒坦地交给他一张百元大钞.“找不开啦!姑娘.”可是我当时没有零钱.“这样吧,你先拿去,我明天早上要回乡下,两三天回不来,等我回来再还给我吧!”“怕不方便吧?”他豁达一笑:“没事没事,只要你记得,一星期也可以.”于是我坦然地把那几个茄子拎回了家.三天后,我在众多的摊贩中找到了他.他一见我就笑了:“买点什么吗?”并不提钱的事.我选了几条黄瓜,连那天的4元算在一起,给了他7元.他照样笑了:“小姐好讲信用啊!”我说:“是你先信任我的.”彼此道了声再见,转身走在脏乱不堪的菜市场中,忽然发现自己心情很好.信任别人,也值得别人信任,这就是快乐的密码.微感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诚者,天之道;敬者,人事之本.敬则诚.——《明道语录》赏读:诚(这个道德概念)是符合天道(自然规律)的;敬(这个道德概念)是人际之间的根本.能够做到敬,便能做到诚.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朱子大全》赏读:处理事情的要点是:端正正确的主张,不谋私利;阐明其中的道理,而不要多想什么功勋.做一个廉洁、公正、明理的人.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集》赏读:倘若有利于国家民族,应该不顾什么生和死,哪能因为有福就前往,有祸却去躲避呢?这是林则徐被流放新疆伊犁时告别家中人时口头吟诵的,显示出他的铮铮爱国情怀.一、作者视窗《子规》顾况(725-814),字逋翁,苏州人,号华阳真人(一说华阳真隐),晚年自号悲翁,唐代诗人、画家、鉴赏家.他一生官位不高,曾任著作郎,因作诗嘲讽得罪权贵,贬饶州司户参军.晚年隐居茅山.生性诙谐,诗名较著.作品有《华阳集》.《葡萄》韩愈(768-824),字退之,今河南孟州人.自谓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著有《韩昌黎集》四十卷,《外集》十卷,《师说》等.《赏牡丹》刘禹锡(772-842),字梦得,唐朝彭城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与白居易齐名,世称“刘白”.作品有《竹枝词》《陋室铭》《乌衣巷》《石头城》《蜀先主庙》等.《小松》杜荀鹤(846-904),唐代诗人,字彦之,号九华山人,今安徽石台人.作品有《杜荀鹤文集》二、写作背景《子规》:顾况是唐代一位现实主义诗人,和白居易、元稹、王建等大力推动“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诗歌要揭露朝政弊端,反映民生疾苦.这首诗就是在这种思想指导下写成的.借“子规”来讽刺世道不公,反映百姓中冤魂太多.《葡萄》:韩愈,25岁中进士,却久不得官,后入仕,却屡遭波折,元和十二年因功升任刑部侍郎,却因谏迎佛骨,再度遭贬,做潮州刺史.这首《葡萄》就是在这一时期所作,作者借“葡萄”表明希望得到扶持提携的心愿.《赏牡丹》:唐代自武则天以后,牡丹逐渐受到世人喜爱,而原来盛行的芍药等渐渐衰落.《爱莲说》中有“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唐国史补》中也有“京城贵游,尚牡丹三十余年矣.每春暮车马若狂,以不耽玩为耻……”的记载.这首诗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写成的.《小松》:诗人杜荀鹤出身寒微,虽然年轻时就才华显露,但由于“帝里无相识”(《辞九江李郎中入关》),以致屡试不中,报国无门,一生潦倒.诗人心中颇感苦闷.于是写了这首《小松》,来表达自己被埋没于深草的不平.三、基础梳理1.字音识记(1)著子规()(2)茎()(3)芍药()(4)芙蕖()(5)蓬蒿()(6)冤亡()(7)马乳()(8)恨魄()(9)怨鸟()答案(1)zhuó(2)jīnɡ(3)sháo(4)fúqú(5)hāo(6)yuān(7)rǔ(8)pò(9)yuàn2.词语释义(1)而今渐觉出蓬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庭前芍药妖无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莫辞添竹引龙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