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经贸类专业高技能人才培育评价元素讨论高职经贸类专业高技能人才培育评价元素讨论 摘 要: 基于利益相关者这一多元化的视角,创新性的提出高职经贸类专业高技能人才培育评价的政府、行业、企业、学校、老师、企业导师、学生、学生家长、媒体和社会等“十纬”主体,突破传统的思维模式,旨在引起高职教育的管理者和从事高职教育工作者重新审视人才培育的主体。 关键词:高职;经贸类专业;高技能人才;评价元素;利益相关者 中图分类号: F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25)10009502 1 高职经贸类专业高技能人才的界定 根据国家职业大典,高技能人才可以描述为:在生产、运输和服务等领域岗位一线,熟练掌握专门知识和技术,具备精湛的操作技能,并在工作实践中能够解决关键技术和工艺的操作性难题的人员。目前,关于经贸类专业高技能人才的内涵,可谓“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尚无公认的定义。本文认为高职经贸类专业高技能人才应具备以下四个特征:一是从事一线的外贸类技能类岗位群的技能型人才;二是通过学习获得行业承认的经贸类技能资格证书;三是通过技能教育和培训后具有与岗位匹配的极强的实操能力;四是个人能够解决与技能相关的突发事件,具有超强的冷静思维和适应能力。 2 高职经贸类专业高技能人才培育的评价元素 传统的人才培育的评价要素集中在学校这“一纬”主体;当前比较流行的人才培育的评价要素延伸到“政行企校”这“四纬”主体;本文从利益相关者这一创新的视角下讨论高职经贸类专业高技能人才培育的评价因素,其主体包括:政府、行业、企业、学校、老师、企业导师、学生、学生家长、媒体和社会,把“四纬”拓展到“十纬”主体。 2.1 政府 在高技能人才培育的过程中,政府虽然不直接参加某一具体项目的内在运 营,也不参加组织结构的构建,但其地位决定其依旧是“十纬”主体合作、产学结合的主导者、引领者、推动者和影响者。它主要通过制定和完善法律、政策、制度和规划以及引导、沟通、协调和座谈等方式对人才培育产生“开门见山”或“潜移默化”的重大影响,因此,在这“十纬”利益共同体中,政府是构建利益共同体的关键要素之一,其法律、政策、制度和教育规划纲要的出台,主导并推动着高职院校制度创新、组织结构创新、人才培育模式创新的方向和路径,引导并影响利益相关者的合作平台,系统提升职业教育服务区域经济进展和打造各产业“升级版”,为地方经济进展培育“零距离”、“零间...